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焦点图新闻>>正文内容

从“看天种田”到“看屏幕看数据种田”

AI技术赋能农资行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千百年来传统农耕场景给人的印象。如今,以人工智能科技为手段,利用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打造农田数字化系统,把过去“看天种田”变为“看屏幕看数据种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水稻种植全过程的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利用5G通讯、物联网和卫星导航技术等高科技,指挥无人机、田间作业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农机进行巡田等农事作业,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

  眼前所见的这一切,正是“5G 人工智能技术(AI)”在万亩良田上碰撞出希望的火花,也预示着现代农业迎来了AI时代。

  农田被插上了AI“芯片”

  智慧农业的兴起,背后体现了从物联网收集数据、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更好解决生产力的一连串业务逻辑。近年来,由于传统农业模式弊端的显现,以及人口红利的消散、劳动力资源的减少,智慧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青睐。

  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如今,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田被插上了“AI芯片”,在卫星、无人机、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曾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逐渐演变成大屏幕上的可视数据,供AI技术团队进行智能分析与预测。AI为农业赋能已然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来,农业市场上既有耕作、播种和采摘等智能机器人,也有智能探测土壤、探测病虫害、气候灾难预警等智能识别系统。这些应用正在帮助农业生产提高产出、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AI时代已经降临。在部分国家和地区,AI与农业的“相拥”,数据和工具的应用,正让农业变得精准、高效和智慧。紧跟国外发展的步伐,我国也逐渐进入到“智慧农业”的发展行列之中。在国家从政策角度不断给予的鼓励、引导和红利支持下,以阿里、华为、百度、京东、网易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企业,成为了推动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在5G时代下,智慧农业将会有更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预测:“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信息传递的速度会变得更快、效率更高。未来,农业会从数字农业发展到真正的智慧农业,通过高效的技术,不仅替代体力劳动,甚至还将替代脑力劳动。

  农资行业步入AI时代

  2018年是AI元年,互联网大佬纷纷涌进农业,将目光关注到农资行业,农资生产企业、服务平台,物联网技术都在崛起。

  2019年,芭田股份依托大数据平台,引入AI智能,构建了五大AI智能服务,为种植户赋能。种植户扫描芭田冠状肥包装袋上的外码,即可畅享精准产品信息、科学施肥方法、当地实时农产品行情、专家24小时在线解答、种植状元争霸五大AI智能服务。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周嘉芸告诉记者:“芭田五大AI智能服务的成功构建,也标志着芭田智慧农业由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转变,这将引领和推动整个行业大数据生态圈的发展。”

  为此,中国农技推广技术协会会长陈生斗表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然涌现,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为新型农民提供全程营养解决方案。“互联网+农业”在这一发展潮流中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去年11月,农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大丰收正式推出“识农”系列病虫害识别系统小程序,该产品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场景作物病虫害诊断技术,实现了AI识别、AI诊断的全面升级。据“识农”CEO谢秋发介绍,大丰收将自身的AI技术带入寻常农户家,让AI技术变成农业产业的坚强后盾,助力农业效率全面提升。通过农资电商挖掘“信息价值”到AI“价值信息”,大丰收对农业互联网的思考正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将AI在农业领域应用落地,让大疆T16再次走在了全球植保飞防技术的前沿。去年12月,大疆农业召开新品发布会,其最新植保无人机在效率、可靠、智能三大核心指标上,实现多项行业首创与创新,定义了行业第二代植保无人机的标准。大疆农业负责人表示,大疆农业智能解决方案增加三维建模引擎和AI识别引擎。面对果园等经济作物的作业环境,配合PC地面站专业版与精灵4RTK,飞手可以流畅地实现农田环境三维重建,AI智能场景识别,三维航线规划等一整套作业流程。

  今年3月,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推出了可以1秒时间对58种作物出具全程种植方案,并且它可以通过数据和算法自主机器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数据储备,实现自我优化迭代。“将AI应用到种植领域,这在传统的农业圈还是一次大胆的革新。不仅如此,借助AI,丰信农业还完善了自己的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服务流程体系,为农户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丰信农业总经理董金锋介绍说。

  智能时代尚处融合阶段

  AI近年在其他行业领域都很火热,并且逐渐实现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阶段。而在业界学者看来,我国智能农业仍处于“早期融合”阶段。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汤胤认为:“结合目前调研的结果来说,AI+农业仍处于比较早期的融合阶段,这与AI的发展瓶颈有很大关系。”

  汤胤介绍说,近年来,很多地区农田逐渐推进物联网设备的部署,这些设备的部署使农田的变化可以被庞大的云端系统所数字化读取,也就是“监”,进而根据大数据搭建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科学决策,也就是“控”。“就调查而言,绝大多数农田目前仍然处在‘监而不控’的阶段,这其实是一种浪费。”汤胤表示,智慧农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困难反而不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数据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的困难,是AI人才荒,这方面人才本来就稀缺,如果农业领域不能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就更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国内智慧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农业发展仍落后于国外。此外,专业人才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不足是目前面临的两大障碍。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亿多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以下占38%。因此,智慧农业的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科技推广人员。“经济上可不可行,真正决定了智慧农业推广快与慢。”李国祥分析说,目前很多物联网企业效益不行,未来劳动力成本会很高,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供了可能。

  “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构建大数据平台、AI技术的支持。”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陆静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有能力的农业企业构建生态大数据平台,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AI等技术,集成水、土、空气、微生物等多种数据。

  专家表示,AI技术本身还有种种不完善之处,而且农业涉及不可知因素太多,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危害多元化等,因此,当前AI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毫无疑问的是,AI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来可以通过AI改进、甚至完全改变当前的农业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等。

  “AI对现代农业和农资行业一定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我们相信农资互联网产业化发展,经销渠道的数字化转型一定会给农资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而二维码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将会给未来农资生态圈带来新的关注点。”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立春表示,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核心是在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未来的产业化一定是适度规模化的小农户加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前沿的AI技术面对应的是传统农业模式,这两种业态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火花,我们现在没有看到,但是我们一直在期待,相信一定是繁荣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