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套种玉米 增加棉农收益
2000年以前,安徽无为是个产棉大县,棉花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靠种棉花就可以养活全县70%以上的人口,当时由无为县供销合作社的下属企业担负着全县的棉花收购、加工、储备、调运等各项涉棉工作,棉花每年的总产值在15亿-16亿元,每年创造国家各种税利近3000万元,并解决了城镇居民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2002年棉花政策全面放开,同时,农村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创业,种棉已失去了吸引力,而种棉所需的化肥、农药及其它农资产品也年年涨价。不同于水稻等其它农产品价格随成本上涨而攀升,棉花价格却一直涨不起来,籽棉售价甚至还逐年下跌,到2018年,籽棉销售价格也只有3.3元/斤,全县植棉总面积也随之大幅下滑,2018年,全县植棉面积只有7万亩左右。
无为县是个老棉区,东乡的老棉农对种棉花有一定感情,至今还有8-10亩的种植大户,但棉花产值上不去,怎么办?他们纷纷想办法,动脑筋,在套种玉米及其它农作物上下工夫。嫩玉米是城里人的美食,不愁卖,经过3-4年的试验套种,他们发现路走对了,实践证明棉花套种玉米的亩收入能增加产值近2000元。
例如,临江行政村的棉农倪合太,2018年,4.6亩地的棉花全部套种玉米,去年亩产籽棉580斤,籽棉销售价格3.3元/斤,单棉花一项收入就达8800元。嫩玉米每斤1元,亩产嫩玉米2000斤,4.6亩地的嫩玉米收入在9200元。两项共计18000元,该户4.6亩地棉花和玉米所需要的成本约在3000元。2018年,倪合太的4.6亩棉花地实际纯收入达15000元,亩均纯收入在3260元。当地刘建国、季一喜、徐修玲等许多棉农也在棉田套种玉米,取得了额外收益。
中国棉花网监测站调查人员发现,2019年棉花套种玉米有扩大趋势。当地棉农认为,单靠种棉花提高不了收益,套种玉米和其它农作物或许是条增收好路。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下半年全球棉花库存增加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