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热点聚焦>>正文内容

“互联网+农业众筹”打造“升级版”现代农业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互联网打造现代农业

  公司的高标农田。

  

公司的创业农业园。

公司迎来了众多的消费者。资料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诗句中的悠闲生活让人们心驰神往。如今,由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老百姓身边的现代农业,就让人们体会到了这种惬意。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体验采摘和游玩的乐趣,感受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衢州市供销合作社和常山县供销合作社的参股企业。公司是以建设规模化农产品种植养殖服务体系、现代化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和农产品终端销售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土地托管为抓手,以自然种法、农耕体验、农业众筹为手段的新锐“互联网+”现代农业公司。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众筹”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文化”  示范基地实现功能升级

  “想要做现代农业就要以‘互联网+’标准为驱动,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绿色农业,这样才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毛欣阳表示,2015年10月,公司专门成立了谷舞仁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服务升级。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常山县球川镇三溪村打造了300亩谷舞仁生农业园示范基地。通过合理的规划格局,在示范园中建成了集优质稻田区、温室蔬菜区、花果苗木区、绿色养殖业区、休闲功能区等多种形态为一体的农业生产基地,品类涵盖蔬菜瓜果、米面粮油等,可一站式满足中高端人群家庭餐桌消费升级所需。

  公司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经验,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耗能、低污染、低投入;高起步、高产出、高品味)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模式。在基地应用了农田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等全方位的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物联网的实时传感,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摸索出了植物生长对温、湿、光、土壤的需求规律。同时,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及物流的全程监控。

  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三溪村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当地有不少农民外出打工,很多房屋都闲置下来没有人居住。若是能合理利用,肯定收获不少。”毛欣阳介绍,谷舞仁生不仅整合了农村大量的抛荒土地,更整合了农民闲余的房屋,让它变身民宿。通过这样的方法,三溪村的屋前房后变为前庭后院,同时也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生起乡旅情,把消费者从线上展示观看带到了线下采摘体验,从而带动了当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设计+传承”  定制土地实现服务升级

  “‘定制土地’是电商资本介入的一种土地流转形式,其特殊之处在于将土地上的农作物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前预售,根据销售情况定制土地的流转面积。”毛欣阳告诉记者,这个想法来源于共享自行车。既然自行车可以共享,那么土地也可以。为此,公司通过“互联网+农业众筹”的筹土地模式,将土地按照产量进行套餐配置,用户对土地产出进行认购,利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及物流的全程监控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即所谓的“私人定制土地”模式——由销售农产品转向分享土地。

  公司的第一片“定制土地”来自常山县球川镇三溪村、王家村等地,都是当地的闲散农田。百亩农田放到网上,按照不同面积土地、不同农作物产出设计套餐,向用户推广销售。消费者可根据家庭需求“认购”土地,由运行公司与当地农户负责种植看护,待农作物成熟,公司将成熟的农作物定期快递给用户。谷舞仁生公司采取在网上私人定制土地的模式及订单化生产,打破了区域的局限,也增加了偏僻地区农村的土地价值。

  除此之外,公司还为城市居民专门打造了“私人定制”服务。公司把当年的农作物设计成全年私人定制套餐,创造了“石(dan)”“诺”“鼎”三个谷舞定制单位,让城里人可以吃上放心菜,引导城市人走进农田、与农村结上一门亲。

  目前,谷舞仁生农业园共设置了3种蔬菜销售套餐,按照土地亩产量进行配置,定制用户每月能收到从生态园直接寄出来的相应数量的蔬菜、大米、食用油等,并可免费享受住宿、旅行等配套服务。据介绍,已有1600余名用户定制了套餐,初步达到谷舞仁生品牌建设和“石”“诺”“鼎”新营销模式的市场检验。2018年,农业园销售额超900万元。

  当前,农业生产所得收入与消费需求脱节,一方面,城里人对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有大量的需求,却找不到可信的购买渠道;另一方面,偏僻的乡村山好、水好、生态好,农田却面临荒废。“‘定制土地’打造的私人定制农场对接城乡双方需求,为农村闲置田地找到了出路,有效解决因近些年常山县大量劳动力外迁导致的土地荒废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良好就业,对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毛欣阳说。

  “整合+创新”  土地托管实现效益升级

  线上的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线下的市场也不能放松。

  在线下,谷舞仁生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托管的模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最大限度整合土地资源,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

  在土地托管中,谷舞仁生主要采取“菜单式”服务模式,由公司在良种繁推、耕种、灌溉、施肥、储运、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前期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由公司统一购买的化肥、种子,价格也比市场低很多。在实际托管服务中,公司联合村“两委”集中土地,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直接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田间生产管理。此外,为了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种植界限,公司通过土地的连片耕种和规模集约生产,将土地连片,统一种、管、收、售,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开展土地托管,技术一定要到位。”毛欣阳表示,在开展托管服务的种植基地,公司采用良种、新农药、新肥料及新机具,在耕种时间、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机械化收种方面把握比较准确,能较好地实现科学种田。全托农田良种普及率、无公害农药使用率、科学配方施肥率均达100%,实现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托管的田块与普通农户相比使用农药次数比大大减少,这就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做到控时、控肥、控药、控害,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毛欣阳表示,目前,公司托管土地面积310亩,通过土地流转及网络营销,将农户、农产品捆绑到一个网络空间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