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电子阅读 茶周刊>>正文内容

中国茶艺的标准之殇

  11月上旬,《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参与主办了中华茶人联谊会与泊园品牌组织的“中国茶艺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茶行业人士齐聚江西上饶晓起村,围绕“什么是茶艺”“怎样才是合格的茶艺师”“茶艺表演要不要存在”“茶艺培训该如何进行”四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万人收看了全天的讨论直播。

  事实证明,这样涉及全局又重大的议题,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但“晓起讨论”贡献了两个价值:一是开启了茶艺主题的面对面讨论,有助于推动更持久深入的探讨;二是发现了一个更具体、也更深刻影响当代茶艺发展的议题——关于茶艺的标准问题。这虽然是论坛原先没有设计进去的问题,但与会嘉宾围绕此问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表明这个问题更牵动大家的神经。通过讨论,也充分展示了各方在茶艺标准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真实看到当代茶艺在标准问题上存在有不小分歧,而这一点可能与当代茶艺乱相不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艺需不需要标准?

  茶艺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它需不需要标准?

  从茶艺的概念看,讨论中大家普遍接受:茶艺是基于如何泡好一杯茶,让消费者享受茶并感受到茶之美与愉悦的生活技艺。从茶艺存在的形态和过程看,它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茶的物质物理属性。从这个角度说,把茶泡好肯定是有其内在规律所致的标准的。不论从服务消费者角度(国外的茶叶包装上一般都有该款茶最适宜泡法的简单图示说明),还是培训茶艺师角度,显然都需要围绕茶给出一个关于水、器、温度、时间等的最佳技术参数,这就是标准。二是茶艺师的培训和就业服务。从教学和运营的组织管理要求来说,没有标准,何来培训?没有标准,何来考评管理?三是消费者品饮观赏。这个环节有没有标准?不论是作为饮品,还是艺术品,受众对它的接受和认同,总还是有一个倾向和偏好。这虽不能由外在给予的标准说了算,但不能说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把围绕茶艺标准前两个层面的内容做好,消费者对你的选择、认同就是对一个行业、一个产品的标准品质和品质标准的认可。可以称得上是对茶艺标准的标准反应。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茶艺行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乱相丛生,根源在于有标准但没有标准意识,也缺乏标准执行,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茶艺认知混乱、评价混乱,负面评价上升。

  在“晓起讨论”中,茶文化专家余悦做的现场调查表明: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即使受过培训拿过茶艺师证,但绝大多数对国家茶艺师教材中规定的“硬杠杠”(关于文化修养、茶艺的规定性定义、流程等的明确要求)记忆不清、认识混乱。这个现象在提醒我们:茶艺行业的标准化培训、标准化服务不是足了、多了、过了,而是远远不够。

为什么茶艺界人士

对泡茶的标准不认同?

  其实不用从三个层面分析茶艺,作为一个行业、一个岗位、一个工作,本质就是提供茶水的物质产品、茶艺的服务产品,怎么可能没有标准呢?但就在讨论中,从事茶艺行业的资深人士,以及讨论引发的后续推文,很多人都明确表示反对!

  第一种观点认为:茶有六大类、几千个品种,又要面对各色各样的消费者,用标准怎么可能解决消费者品饮的差异化问题?

  这个观点的存在,表层因素是混淆了标准个体与标准概念的界限。我们说的冲泡标准指的是每一个产品的具体标准,而非所有茶产品都用一个标准。事实上,如同每一个正规茶产品都有其生产加工标准一样,品饮上每一个产品也应该有它适配的冲泡参数,即使可能大同小异,但这个就是标准。它不会因茶产品庞杂而不存在,也不会因雷同而自我取消。就如同现代社会进入流通、消费领域的产品,都必须配有使用说明书一样。对中国茶产业来说,产品越丰富,越需要精细的冲泡参数,这就是每款茶的使用说明。进入茶艺环节,只能是泡得更好,呈现得更美,为什么必须排斥最底线的标准呢?

  至于说到千百种茶与千万个人相遇,产生的千差万别的需求,它们其实是有迹可循、有规律可参照的。比如用一款茶,面对老茶客,他的口感一般会重些,所以可以水温高些、投茶量大些、出汤晚些;相反对那年轻人和女性,可以从反方向考虑。这个过程的的确确不是用标准就能解决的,它需要茶艺师长期的历练和积累,包括对社会对人认识的学习和积累。我们不否认那些行业高手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其本质是在标准之上的升华,而非否定。

  尤其我们在讨论茶艺行业发展的主题,大量从业人员的进入、培训、提升,大量茶艺爱好者的参与、学习。在一个年轻茶艺从业者、爱好者刚入门接受培训时,是该打好基础、学好包括各种标准在内的基本功呢?还是该用“没有标准”来引导他早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化境”?只要上过学的人都会明白:任何一门技艺如果想要达到运用自如,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期的积累,是不可能的。如果认为否定了各种茶的具体冲泡标准,就能实现超越,就能培养出“高级茶艺师”,就能泡出好茶的话,其结果一定会像“正楷没写好,直接奔狂草”,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从思维的局限性上来反思

  为什么存着这这样的现象:大量茶艺培训师一边从事着茶艺培训,一边挖自己墙角、拼命反对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本身学艺不精,误人子弟。比如就有读者留言说:我见过茶艺培训师跟学员们讲——用发簪也可以拨茶,拨完茶插回头发还透着美感。看到这些所谓“茶艺培训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用茶夹倒持拨茶会进入龙井茶广告片了。

  至于有人说:中国人喝茶泡茶几千年了,没有茶艺培训的作为标准,不照样喝了几千年?中国人蒸馒头也几百年了吧?一直没有标准吗?这个标准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写在纸面上。那些没发好面、没蒸熟、“气死”的馒头们都是这个标准的反面教材。

  另一部分深层次原因,则是我们根深蒂固的直觉思维和混沌哲学。我们习惯于定性而不定量,重直觉、重个人体验,津津乐道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学烹饪中用到的参考数值往往是“少许”“酌量”。当这种思维泛化到几乎所有需要定量标准的领域时,标准这两个字几乎就被完全消解掉了。比如“晓起讨论”中就有观点说:谁规定茶夹不能用来拨茶?问题是既然造出各有其用的六君子,夹杯子的茶夹干了拨茶的活,那为拨茶而发明的茶匙身份岂不是很尴尬?

  我认为,不论我们如何讨论,至少我们应该接受:如果茶艺师作为一个职业,没有标准是不行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