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实施3年:农民增收 企业增效
作者:刘 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6日
“优质粮食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连续3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调动各级财政和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450多亿元参与实施,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产能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够、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1万亿元,增幅超过6%,粮食产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势头。
据了解,“优质粮食工程”实施3年来,实施范围由首批16个省份扩大到31个省份,相继落地了一批兴粮惠农项目,流通对种植的反馈激励作用明显,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需求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提高。“黑龙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区域化粮油品牌纷纷涌现,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绿色粮油产品的需求。
从粮食产后服务来看,全国共计划建设产后服务中心5000多个,已建设完成1600个左右;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800余家;在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方面,以“五优联动”为抓手,系统提高粮食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通过开展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以及“中国好粮油”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科学消费理念宣传等举措,增加优质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中国食用菌协会团体标准发布纪实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