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电子阅读 农村金融>>正文内容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儿

  一处光影,映射一个时代。

  我们如此有幸,成为光影的记录者。走乡村、进田野,去到一家家农村金融机构,结识一位位农村金融从业者,倾听他们的讲述,了解他们的经历。

  每一处光影,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感受着每一位乡村信贷员的苦辣与酸甜;在这里,我们倾听着每一位农信员工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每一家农商银行的拼搏与变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无怨无悔的朴素情怀……

  光影故事,恰似一泓清泉,带给你最柔软的触动,也蕴含着奔腾不息的力量。

  致敬改革开放40年,致敬光影故事下的每一位农信人。

  从“红手印”到“红证书”

  □ 本报记者  贾丹丹 

    40年春风化雨。改革,不仅激活了农村广袤的土地,也唤醒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红手印’到‘红证书’,小岗村‘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未褪色,改革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40年前的这段凤阳花鼓词,曾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真实写照。

    “我们村十年九旱,以前是个‘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作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回忆当年,仍感慨万千,“那时,村里人吃不饱、穿不暖,逃荒都逃怕了……”

    如今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75岁的严金昌永远忘不了40年前的那个冬夜。那晚,他与小岗村的另外17位带头人,冒着风险,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上,按下了“红手印”。那一年,他35岁,正值壮年。

    由此,一座小村庄,一份农民自发的契约,掀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序幕。

    “大包干”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帮助小岗村创造出“一年过温饱,二年卖余粮,三年盖新房”的农村改革奇迹。

    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

    然而,在此后的近20年里,小岗村的村民们却没能迈过“富裕坎儿”。200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0。事实证明,只有有了产业和金融支撑,小岗村村民的“致富梦”才不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凤阳农商银行以帮助农民致富为己任,与小岗村演绎了一段鱼水深情。尤其是这几年,在该行的大力支持下,小岗村的土地“由分到合”,农业经营规模“由小到大”,产业格局从“一粮独大”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见证小岗村40年改革变迁的严金昌,便是凤阳农商银行的受益者之一。

    在小岗村,每户村民家里都有一本“红证书”——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证。有了它,村民既可以抵押贷款,也可以入股分红。

    正是凭着这本“红证书”,2016年11月,严金昌在凤阳农商银行成功办理了一笔10万元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自家的农家乐更新了设备,扩建了规模。

    严金昌的“金昌食府”,创办于2008年秋天。那时,前来小岗村旅游的人增多,他带头在村里开办起“农家乐”。几年后,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他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我们农民,除了承包的土地和几间房子,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抵押,以前,贷款想都不敢想,如今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的农家乐肯定越办越好……”获得贷款的那一天,严金昌说出了心里话。

    更让他高兴的是,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来到他的“金昌食府”。那天的情形,他至今历历在目:“总书记说,‘农家乐,乐农家’,短短6个字,肯定和鼓舞了小岗村像我一样开农家乐的农民,也给了我们发家致富的莫大信心……”

    40年春风化雨。改革,不仅激活了农村广袤的土地,也唤醒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红手印”到“红证书”,小岗村“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未褪色,改革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2018年2月,小岗村村民首次领到了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初步分享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改革红利;1个月后,一场围绕“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的主题大讨论,又在小岗村轰轰烈烈地展开。

    经历了“大包干”的风云激荡,严金昌时常感慨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吃不愁,穿不愁,家家户户住洋楼……”在生意兴隆的“金昌食府”,严金昌唱起新时代的凤阳花鼓,成为小岗村40年巨变的最佳注脚。

    把“酸菜坛子”打开

    □  本报记者  蔡  靓

    在全国,有近百万农信人,在农村、在城镇,在山野间、在湖海边,正在做着同样‘很平常的事’,默默无闻地耕耘着,把致富梦想送进千家万户。正是看似平凡的他们,创造了农信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以来凤凰涅槃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不忘初心、以农为本的壮美乐章。

    “我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坛酸菜,盖着盖子味道才会更加浓厚。”那是2013年的一个夏夜,从江山乡回到龙岩市区已是晚上十点,与我告别时,第一届“最美乡村信贷员”获奖者张岩再次表达了不愿“宣传”自己的意愿。

    “只有把‘酸菜坛子’打开了,让大家尝一尝,才知道酸菜的味道很好啊。”我开玩笑说。

    这也是两天的采访中,我第N+1次感受到张岩的谦虚与低调。

    张岩谦虚。但是再谦虚,他也得承认,他熟悉海拔1000多米的江山乡16个村子的每家每户和每一个沟沟坎坎。“江山乡一万人口,每户人家是做什么的,我都清楚。谁家的鸡肥不肥、猪壮不壮,我都知道。”他说。

    采访时,张岩已经调离江山乡半年。时隔半年再回到这里,张岩依然能够随口说出哪个村有多少户人,这家种了啥、那家养了啥。他甚至能报得出遇见的每个客户的年龄和电话号码。江山的老乡们则不住地对张岩说“有空常回来看看”。

    正是凭着对大山和山里人家的了解,这位在大山深处为农服务20年的基层信贷员完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收回了多笔贷款,创建了福建首个“信用村”,推动了8个村成为信用村,帮助了很多农户走上致富路,收获了与山里老乡剪不断的情谊。

    “老百姓是杆秤,把人量得很准。江山的老百姓没有一个说张岩不好的。”江山乡的老乡长告诉我。

    回京后,我把采访中了解到的张岩在16个山村间辛勤耕耘20载的苦与乐、付出与收获,撰写成了新闻通讯《一个山村信贷员的成就感》。张岩的故事,通过我们《中华合作时报》传播到了祖国各地。

    后来,与同事们交流,发现大家对农信人有一个共识:他们都觉得自己做的是“很平常的事”,他们和张岩一样,谦虚又低调。

    在全国,有近百万农信人,在农村、在城镇,在山野间、在湖海边,正在做着同样“很平常的事”,默默无闻地耕耘着,把致富梦想送进千家万户。正是看似平凡的他们,创造了农信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以来凤凰涅槃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不忘初心、以农为本的壮美乐章。

    而我和同事们奔赴大江南北、深入广袤农村,采访不停、创作不懈,其实就是在打开这一罐罐的“酸菜坛子”,把打动人心的农信故事传递给千千万万的读者,请大家来品尝美味的“酸菜”。

    作为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庆幸,能够与农信人这群普惠金融最有力的践行者一路同行;我自豪,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让农信人的正能量感召更多读者;我期待,能够用手中的笔打开更多“酸菜坛子”,抒写更多农信人在伟大时代中砥砺前行的好故事。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这是千万个最美农信人扎根基层、一心为农的缩影;也是农商行坚守‘三农’阵地、践行普惠金融的真实写照;诠释了农信社在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却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奥秘——他们扎根‘三农’,离百姓最近、和百姓最亲,充分汲取了大地的力量,被称为‘离大地最近的银行’。

    2018年9月11日,下午1点。

    南方“秋老虎”气温一点儿都不亚于“三伏”天气。

    此刻,江西广丰农商银行董事长程建平正带领客户经理在东阳乡龙溪村走访农户,并现场办公:当听到老百姓希望小额农贷期限能延长时,马上电话通知有关部门,要求小额农贷期限为3-5年并执行到位;当了解到授信面还有提升空间时,即刻通知分管信贷的行长,制定一份四季度的授信专项考核指标,为明年一季度授信工作打好基础。

    这是广丰农商银行“机关服务基层工作日”,总行领导与所有部室负责人来到基层,开展“机关为基层服务,基层为百姓服务”的真实一幕。

    跟随采访中,他们身上的红马甲已被汗水浸湿的背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千万个最美农信人扎根基层、一心为农的缩影;也是农商行坚守“三农”阵地、践行普惠金融的真实写照;诠释了农信社在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却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奥秘——他们扎根“三农”,离百姓最近、和百姓最亲,充分汲取了大地的力量,被称为“离大地最近的银行”。

    作为一名关注“三农”的记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这需要我们用双脚丈量大地,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写出农信好故事,传递农信好声音。

    这些年来,我深入基层一线采访了众多的农信高管、一线信贷员、基层柜员、中小企业主、家庭农场主、普通老百姓,记录了他们生动的创新实践。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基层的创新实践需要我们去传播,农信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也需要我们帮他们找到解决办法。

    这也使我明白了肩上的责任,既要俯身向下,也要目光向前,写出有观点、有温度、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赋予“脚板底下出新闻”的新时代内涵。

    在改革再出发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离大地最近的银行”鼓与呼,用我们手中的笔、我们的文字,传递这份温暖,真好。

    传递“幸福”的使者

    □  本报记者  马  悦

    无论何时,‘挎包精神’一直是农信人‘传递幸福’的制胜法宝。时代在变迁,但并没有消磨农信人的‘挎包’意识,相反,新时代‘挎包’精神被赋予新的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名称变了、机制变了、人员变了、服务‘三农’的初衷始终未变,广大农信人坚守在支农一线,服务县域、扎根农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去年冬天,我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的金河村,完成农村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采访任务。

    那次采访让我深深记住了张德全一家四口,张德全告诉我,差一点就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

    张德全家里有20亩玉米地,玉米价格受市场冲击,贱卖到一块钱三斤,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一家四口的开支,再加上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捉襟见肘的日子让他痛苦不已,张德全就跟媳妇商量准备出去打工,只有这样才能多赚点,才能养得起这个家。

    “姐姐,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吗?他们为啥要离开咱们?”夜里,张德全听到孩子们的对话,男人的坚强在那一刻彻底被瓦解,他哭了。他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对不起,除了出去打工,爸爸真没办法养活你们了。”

    纵使困难重重,也挡不住致富的梦想。

    延寿农商银行党员先锋队知道张德全家里的情况后,不仅主动向他发放了扶贫贷款,还帮他改建住房。

    张德全跟我说:“自从旱改水后,种植水稻比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多增收三百元,挣的越来越多,再也不用远走他乡,再也不会离开我的孩子们了!”

    采访中,我走进了张德全的新家,发现诺大的房间里,一张只有6寸大小的四口照片摆在电视机旁,他跟我说,“这还是好几年前的合影,等过年的时候,就在这个新房子里,我们一家四口重新照一张,洗个超级大的全家福挂在墙上!”

    走出张德全家,挥手告别时,我发现大门上红底金字的春联写着“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和顺度平安”横批“全家福”。

    其实,对于张德全一家来说,幸福,早已推门而入。

    对于他们而言,农信人,就是传递“幸福”的使者。

    5年来,我采访了无数个农信人和被农信人帮助过的老百姓。多少个日子,广大农信人与农民朝夕相处,亲如一家,那一句句“多亏了信用社帮忙”发自肺腑的感慨便是最好的佐证。

    无论何时,“挎包精神”一直是农信人“传递幸福”的制胜法宝。时代在变迁,但并没有消磨农信人的“挎包”意识,相反,新时代“挎包”精神被赋予新的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名称变了、机制变了、人员变了、服务“三农”的初衷始终未变,广大农信人坚守在支农一线,服务县域、扎根农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路走来,我认真地看、仔细地听、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位“幸福使者”对农信社的热爱和坚持。

    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的理念,贯穿于农信社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革之中。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同行者、见证者、传播者,我愿意为这群“幸福使者”摇旗呐喊,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对“三农”的那份执着和坚守。

    “一切,都缘于爱”

    □  本报记者  臧洪菊

    悉数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于百舸争流中后来居上的‘农信成功案例’,无一不是贯穿着‘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坚持、体现着时间累积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体升级、凝聚着一个团队的团结努力和倾力付出。

    营业厅门前台阶西侧,无障碍通道扶栏上的鲜红丝绒外罩映着晨光,色彩格外鲜亮,摸起来暖手、舒适。其实,对于有需要的人群来说,这个通道设计的更为贴心之处,是靠近水泥斜坡的那根横向栏杆—— “斜坡上方是三级台阶的高度。栏杆保持在距斜坡0.9厘米的高度,可有效防止轮椅下的小轮子钻出通道,保障客户安全”。

    营业厅内,有一条专属的“特殊群体文化创作展区”走廊,墙面上的艺术作品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镂刻在墙上的 “前言”更是简短且具震撼力——“为推动残疾人文化作品走向市场,实现残疾人文化艺术成果‘由作品到商品’的转变,我们特开辟了残疾人文化艺术展区,集中展示残疾人的文化艺术才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消保室内,有一面墙的柜子被预留出来,用于陈列出自残障人士之手的艺术品。旁边设有一台电子屏,专门用于查询作品的作者、来源等详细信息。

    ……

    走近长春农商银行人民大街支行,一些属于该支行的“特色化”镜头,变得尤为鲜明。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光中,农信系统实现着多维度的跨越和成长。而在服务文化的打造上,吉林长春农商银行人民大街支行,便是一个极佳的代表。

    2018年初,长春农商银行人民大街支行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2017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成为长春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鲜活范例。

    “卢老师,是真的么?真的么?”当获奖消息在行里扩散开来时,那一份份惊喜和激动,让长春农商银行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卢海燕至今记忆犹新。

    客观地说,一个出自农信系统的网点,能脱颖而出、一举揽获“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这一荣誉称号,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国百佳”,顾名思义,“全国2.7万个银行网点中的‘百佳’!”参赛选手覆盖面极广,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银行,还是地方金融机构,均同台竞技。尤其是最后阶段,与之PK的对象中,还有同一省会城市的、硬件装备全是高配的几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

    然而,一切又似乎都在意料之中。在获评“百佳”之前,人民大街支行的各种表现都一直是行里,乃至全省农信系统里的佼佼者。而中银协评审组在现场点评的三方面,更是证明了这一荣誉的“实至名归”:“人民大街支行自2011年成立以来就坚持关注和服务于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长春农商银行多年来创新性的党建引领;长春农商银行内生性企业文化的长期培育”。不仅如此,感触深刻的评委们,在现场评审时特别点评道:很多标杆网点做到的,都只是规范,长春农商银行人民大街支行做到的是“文明+规范”,这个文明,就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专业化服务上。

    在谈及成功揽誉经验的同时,卢老师也坦言道,“其实,我们的‘百佳’是用心打造出来的。包括之前的‘五星级’和‘千佳’网点,就凭着行领导的鼓励和信任,凭着和孩子们的一腔热情,凭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我们一次次地实现着自我突破和超越。” 

    悉数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于百舸争流中后来居上的“农信成功案例”,无一不是贯穿着“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坚持、体现着时间累积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体升级、凝聚着一个团队的团结努力和倾力付出。

    “而这一切,都是缘于爱。”拍了拍我的肩膀,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