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标题新闻>>正文内容

【40年·改革见证】健全农合联大平台 推进“新农服”大发展

口述者:邵 峰 浙江省农合联常务副理事长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

图为浙江省长兴县蜂产业农合联理事长在指导会员蜜蜂养殖。

  改革开放40年来,供销合作社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辉煌、体制机制转轨的阵痛、市场经济的探索和深化改革的发展,历史包袱基本化解,职工身份得以置换,产权改革顺利推进,组织体系基本保持完整,逐步适应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提出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基层组织改造、组织体系建设、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为重点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明确提出了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系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改革目标。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浙江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等联动推进,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于2015年9月28日,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5〕17号)文件。这一轮的改革对推进供销合作社发展具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当前,浙江省农业现代化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浙江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为动力,以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组织体系为平台,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充分发挥6.61万个农合联会员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了产业农合联专业性服务与区域农合联通用性服务有机衔接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形成了“新农服”大发展支撑农业现代化大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服务体系。农合联是有利于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功能合理集成、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服务格局的有效平台,是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的有效载体。一是加快建设产业农合联。按照特色农业“一业一联”的要求,把同一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企业、产业协会等主体联合起来,共组建市县两级产业农合联89家,并以此为载体,将专业性的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整合起来,形成特色产业专业性服务体系。二是不断健全区域农合联。按照县域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和行政区划,以中心镇、较大镇为载体,将基层供销合作社、合作社及联合社、涉农企业等主体组合起来,打造区域性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110个,并以此为载体,集聚通用性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县乡农合联通用性服务的一站式基层供给基地。把建设新型庄稼医院作为重点,推进庄稼医院标准化,以中农在线“智慧农资”平台为支撑,引导乡镇农合联、产业农合联、合作社联合社、基层社、农资服务网点改建新建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庄稼医院80家,加快推进涉农乡镇新型庄稼医院全面覆盖。把金融服务组合嫁接到农合联平台作为服务体系创新的重中之重,成系统地吸纳农信机构服务、农信担保公司加入农合联,并将其服务内嵌到农合联,推进农合联会员信用评级,实现授信服务与担保服务对农合联会员的全覆盖,组建农信担保公司36家,建立省农信担保公司基层办事处、代办点44个,发展资金互助组织127家。三是完善区域农合联服务协同机制。既加强通用性服务之间的协同,也注重通用性服务与专业性服务之间的协同,使各种服务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各类服务行为的效用实现有机耦合。

  二、健全服务功能。农合联的服务功能一靠内生、二靠外联。一是深入推进农合联内部会员服务功能的整合和协同。不断推进会员服务功能集成、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融入、农信机构服务嫁接、部门服务职能转移、企业加入发展服务,增强生产、供销、信用等服务功能,并通过组建产业农合联、健全区域农合联,推进专业性服务功能和通用性服务功能既有序分离,又有机衔接。一方面,以产业农合联为载体,发挥会员覆盖产加销储各领域、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优势,整合种子供应、生产作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产品加工、区域产品品牌等专业性服务功能,构建特色产业专业性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以区域农合联为平台,引导科技组织、农资企业、庄稼医院、物流企业、农信机构等具有系统性服务功能的农合联会员,以体系嫁接、功能衔接、机制对接、产权联结等形式,建立通用性服务的资源整合机制、功能叠加机制和行为协同机制,打造集科技辅导、农资供应、土地流转、信贷保险、资本投资、财务代理、产品营销、电商物流、区域农业公共品牌等功能于一体的通用性服务体系。二是不断扩大农合联外部组织服务功能的联合和嫁接。不断拓展与具有难以独立内生的服务功能的企业和组织的协作关系,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科研、教育、金融、投资等服务功能。

  三、转变服务方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占比越来越大、农业劳动者量减质降程度越来越深等新趋势,倒逼农业服务全面转型。一是深入推进生产服务转型。加快农资服务组织体系化、内容综合化、肥药专用化、作业统一化,实现农资服务从销售农资为主向提供技术指导、测土配肥、肥料定制、统防统治、飞防植保、农机作业等综合服务拓展。特别是把推进植保环节“机器换人”作为现阶段的重点,成立“浙农飞防联盟”,整合上游服务资源,规范飞防作业和肥药施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科技服务转型。组建“浙农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浙农集团的科技资源有机组合起来,研发推广适用农业技术。特别是把开发特色产业专用肥药作为现阶段的重点,加快开发适用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农产品的系列专用肥药,提高肥药使用效率,降低肥药使用成本和水土污染。目前,已研制推广的水稻、茶叶、茭白、竹笋、杨梅等作物专用肥,在同等条件下施用比普通复合肥效率提高5%—10%、成本降低30元/亩。三是加快推进营销服务转型。建立健全农贸市场、农批市场对农合联会员农产品销售的有机带动机制、与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省份农产品销售的对接机制,特别是把建立高档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作为现阶段的重点,组建“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培育农业公共品牌15个,逐步建立以品牌为引领、文化为先导、基地为依托的由社区商店专柜、农贸市场专摊、大中城市专店组成的高档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

  四、拓展服务领域。农合联是组织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带领农民推进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富民强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农民合作基金的引领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参与合作投资,并采取政府扶持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折股为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股份的办法,形成以农民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合作经济发展格局,带动更多农户走向共同富裕。浙江省社把参与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大力推进茶叶、蓝莓、长毛兔等产业扶贫,带动贵州、四川等地贫困户精准脱贫。二是创新合作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点型”合作经济,创新农民合作社组织方式,探索各类农户以土地、房子、资金等要素与劳动主体相分离的组织方式,促进小农户更多融入、小地块更多利用、旧农房更多开发、先进生产力更多投入。绍兴市上虞区农合联以农户旧农房入股的形式,推进闲置农房开发利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线型”合作经济,推进农业产业链、服务链各环节主体的合作化联结,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浙江蓝美公司到省内常山等地和四川等省,服务和支持农民发展蓝莓种植基地,吸纳农民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等合股发展蓝莓原料加工及衍生品加工,打造莓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群型”合作经济,引导农民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等共同参股多业融合项目建设,打造全群落利益共同体。温州市瓯海农合实业发展公司联合53家花木合作社,投资5亿元建设温州花城。近年来,各地农合联引领建设的柯桥“花香漓渚”、义乌布谷鸟农业生态园、安吉鲁家村等田园综合体,就是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成功案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