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农商银行零售转型深耕“四区”案例解读(下)
十堰农商银行头堰支行地处城郊接合部,辖内东风、农用车等专业厂区众多,另有花果街办6个社区、12个村、近2万户居民,可深度挖潜。但同时,支行 200米范围内工、农、建和邮储等老牌国有银行鼎立,竞争异常激烈。
截至2017年11月18日,该支行各项存款余额4.2亿元,较年初净增9957万元,增幅30%,完成年度存款净增计划的302%,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全年存款任务;近两年来,支行储蓄客户年均增长近2000户;ETC超额完成任务的358%;信用卡超额完成任务的118.3%;福卡E支付、车城通卡、手机银行、利农购等也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上游:盯街办
紧抓资金源头 积极沟通协调
街办是红卫片区最大的“财政户”。近年来,十堰市开展工业新区建设和公路道路建设,占用了花果街办辖内的8村、3个社区耕地,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拆迁补助资金到位,这既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导致了银行间的激烈竞争。
头堰支行员工紧密联系街办分管领导、财务干部,将搜集到的信息积极向支行领导汇报;支行领导迅速行动,主动与街办书记、主任多次对接联系,谈服务、谈合作,谈农商行的各种优势。
2015年,花果街办将十堰农商银行作为首选合作银行,相继开立了12个“村账街管”账户、6个“社账街管”账户,对资金存放予以适当倾斜,抓住了资金源头,为后续村组资金转入和居民个人全面代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游:盯村组社区
优质服务赢赞许
头堰支行与村组社区的关系已像亲人般“一家亲”。
近年来,在主动维护村组社区关系方面,负责人更换时做好交接拜访、节假日送温暖等活动已成惯例,亲戚般地常来常往更是必不可少。
但除此之外,把握时机,主动支持好村组社区干部的工作,也是赢得信任、赢得支持的“不二法宝”。
村组集中收取安置房房款时,头堰支行行长组织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带着验钞机现场办公,协助村组收款并及时入账;年底集中发放村民安置过渡资金时,头堰支行人员加班加点为陈家村、大路村两个村村民开立个人存单453户350万元;小岭村某村民因病长年卧床不起,忘记了土地补偿金账户密码,支行员工二话没说立,即驱车10余公里现场办理手续。
头堰支行员工及时向支行提供村组资金流向与动态信息,协助支行公关,成为“上游拨付资金留得住,下游划拨资金跑不掉”的坚强堡垒。
下游:盯居民
社区驻点营销 宣传无缝对接
在村组社区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头堰支行不仅留住了村组居民存款,也逐步渗入到当地企业的驻社区居民。
2015年,得知东风公司厂区居民户籍将下放社区管理的消息后,支行迅速与社区干部联系,并在其引荐下,深入东风公司对接工会、妇联、老年协会,深入车间社区驻点营销,在早班乘车处、中班就餐处、晚班买菜处摆摊设点开展无缝对接,将走访宣传与“东风大妈”这一优质群体客户紧紧联系。
与此同时,支行在2017年12月上旬大力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例如,在厂区、社区、居民区广泛张贴海报,在广场、菜场、市场开展面对面宣传,采取普惠金融进万家、参与跳广场舞、送电影下乡、送春联等方式宣传,开展“暖场活动”;“春天行动”期间砸金蛋、神秘奖、花为媒、送豪礼和“亮他行存单,到我行存款,赢神秘大奖”活动,吸引居民纷纷将他行到期存款取出存入头堰支行,每年深挖同业储蓄存款2000余万元。
截至2017年11月18日,头堰支行储蓄存款户数26704户,较2016年初增长3277户,仅2017年就新增储户2075户,每年存款增量和余额中,储蓄存款占比超过80%,从来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全国首家农村金融研究院成立
- 下一篇:中小农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