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产业链+“村社共建”:服务“三农”提档升级

山东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齐云农机服务队正在采收花生。

公司的花生种植示范基地。

  在山东省新泰市刘杜镇清河村,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那里正是山东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设的2万亩花生示范基地。

  山东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注册资本300万元。其中,新泰市供销合作社出资36%。“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为目标,聚焦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突出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和示范基地三个重点,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扎实开展为农服务工作。”山东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武善表示,清河村花生示范基地是由公司与清河村“两委”共同打造,清河村以200亩土地入股作为示范基地,由此拉开了“村社共建”的序幕,公司也由以商品流通为主业逐步转型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

  完整产业链悄然形成

  “为农服务必须得有抓手,围绕产业发展来完善服务链条是最佳路径。”王武善告诉记者,新泰在建国前就有“花生之乡”的称号,历来是山东省花生重点产区之一。于是,在2011年,公司采取“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厂+连锁商超”的模式,与清河村“两委”共同创建了齐云花生专业合作社,建设了2万亩花生示范种植基地。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示范基地建成后,公司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测土配方实现精准施肥。“对于农民来讲,虽然祖祖辈辈种地,但对科学施肥还没有充分的认识,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施肥,导致化肥用量大、成本高,产量还上不去。”王武善表示,通过测土给土地开“药方”,按“药方”精准配肥施肥,农作物需要什么就施什么、需要多少就施多少,实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环保施肥的综合效益。

  为解决农村种地缺人的问题,公司又与清河村“两委”组建了齐云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160余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喷灌、种肥同播机、花生收获机、脱壳机、摘果机、手扶拖拉机等设备20余台套,整合清河村、门家庄等村的社员农机46台套。农机合作社成立后,率先在花生基地及周边乡镇展开了规模化服务。合作社主要实行“菜单式”托管服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服务项目,内容包括耕地、播种、种子、农药、肥料、浇水、收获等。2017年,合作社已与6个乡镇的50余个村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新增托管面积2.6万亩,真正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目标。

  “单纯发展农业,利润很少、很薄,必须上项目、做加工,才能增加盈利点。”王武善表示,随着示范基地及大田托管全程化服务的开展,公司主动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促进“三产”联动,让农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2015年,公司参股新泰金山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厂,形成了“示范基地+土地托管+花生收购+花生深加工+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与农民签订了每斤高出市场价0.1元的花生米回收协议,彻底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公司生产的烤花生休闲食品系列的黑花生、四粒红花生、蒜香花生、五香花生、奶油花生、香酥花生等原料全部来自基地,公司的“齐云佳源”牌花生油及烤花生系列产品除供应本地超市、批发市场外,已远销到珠海,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同时,公司通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O2O购物节、农产品展销会等进行广泛推介,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新泰金山食品有限公司年处理花生4万吨,年产花生油1.6万吨、花生粕2.4万吨,年产值达36960万元。

  2017年,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设了刘杜为农服务中心。中心占地220亩,集智能配肥、农产品展销厅、农民培训中心、农产品储藏、晾晒、种植示范园等功能与一体。“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形成以刘杜为中心,辐射岳家庄、石莱、放城、谷里、禹村、宫里等乡镇的区域性综合‘三农’服务中心。”王武善说。

  随着为农服务中心的建成运营,“示范基地—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悄然形成。

  “村社共建”助力扶贫攻坚

  6月25日,刘杜镇北寨村的村委会议室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80余名村民在这一天加入了甜红子山楂专业合作社,正式成为了合作社社员。有人戏称这是齐云农服公司与北寨村谈了一场“山楂树之恋”。

  其实,这场“恋情”要从2016年8月齐云农服公司在北寨村领办甜红子山楂专业合作社说起。公司采取“村党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的“三位一体”共建模式,紧紧抓住北寨村特色农产品“甜红子”山楂,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社员30户。借助合作社,深化村社优势资源融合,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新动能。合作社种植山楂面积560亩,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还争取到泰安市农科院在当地成立甜红子山楂研究所,解决了过去一家一户种植缺技术、缺销路的难题,使满山遍野的山楂树真正变成了“摇钱树”。

  今年,合作社又吸收了80名农户入社。据悉,下一步,齐云农服公司将依托刘杜为农服务中心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展销大厅及电商平台,进行山楂深加工和线下线上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计划打造200亩甜红子山楂旅游观光示范园,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由“往外卖”变“引人来”,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增值。预计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增收2000元,村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真正实现“村社共建、合作共赢”的目标。

  “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离不开村‘两委’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王武善表示,公司按照省社、泰安市社关于“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工作要求,通过与村“两委”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村“两委”的领导、组织、资源等优势和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市场、技术、人才、服务等优势,以领办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及参与精准扶贫等为载体,初步建立起了“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合作社”的“村社共建”新模式,实现了公司、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的目标。

  公司在与清河村“两委”开展“村社共建”的示范引领下,已带动3个乡镇的20余个村开展了“村社共建”。公司领办的新泰市下盐店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0月。下盐店村“两委”积极整合土地资源,调整土地15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公司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0余万元,合建蔬菜大棚12个,种植西瓜、西红柿、辣椒、大蒜、土豆等。在种植过程中,公司先后邀请市农业局、山东农业大学的蔬菜专家前来授课指导,帮助农户解决遇到的科技难题。目前,蔬菜合作社已有社员50户,每年可为社员增加收入5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新增种植蔬菜户100户、村集体收入翻番的目标。

  “村社共建”不仅带动了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村社共建”中,公司积极对接了3个乡镇5个村的145户贫困户,因村制宜、因人施策,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2016年,公司争取农业部门20万元扶贫资金项目,在清河村进行花生新品种育种,并将盈利部分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2017年,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同时,公司还为“村社共建”村的贫困户家庭成员缴纳了医疗保险,解决了贫困户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助农脱贫致富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王武善表示,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推广示范种植基地,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中,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


对话:山东齐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武善

  记者:在土地托管服务中,与村“两委”的利益如何分配?

  王武善:在规模化服务中,公司明确了农机手、合作社和村“两委”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机手每亩提取工资20%,合作社提取利润的40%,燃油及维修等费用按每亩20%提取,剩余20%的利润由公司与村“两委”按三七分成。土地托管实行“包干制”,节约的部分归个人所有,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农机手的积极性。2016年,公司完成土地托管面积5.6万亩,获利168万元;承接土地深松3000亩,获利12万元。

  记者:刘杜为农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对于社员有无优惠?

  王武善:为农服务中心对公司所领办的合作社社员开展服务均有一定的优惠。以冷库存储为例,合作社成员存储山楂,按市场价存储1斤山楂两毛钱,合作社社员每斤要便宜三四分钱,且在存储旺季,我们会优先考虑社员的需求,让社员的土豆、大蒜、山楂、花生等能够实现保质保量、错峰上市,为社员增加更多的收入。

  记者:“村社共建”以来,为村集体带来了哪些变化?

  王武善: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离不开村“两委”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公司在与清河村“两委”开展“村社共建”的示范引领下,已带动3个乡镇20余个村开展了“村社共建”,共同参与大田托管服务,实现了互利双赢。就拿清河村来说,过去村里无企业、无经济收入,可以说是个经济“空壳”村。村民上访不断,班子战斗力不强,是出了名的“后进村”。现在,通过“村社共建”,不但使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8000元,而且村集体也有了经营性收入。2011年—2016年,村集体收入每年递增20%左右,清河村由经济“空壳村”、落后村变为镇经济强村。自2015年,连续3年,清河村在刘杜镇组织的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都取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