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慢下来”的创业者
记江苏省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唐雷刚
唐雷刚向参观者介绍农药配送的工作流程。
板寸头上半白发,微胖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时常露出敦厚的笑容。2018年1月,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向来谦逊的唐雷刚说起在供销合作社系统耕耘9年获得的这一认可,依旧很低调。他说:“坚持,总会有好结果。”
2009年7月,唐雷刚进入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工作。通过善思笃行、改革创新、负重爬坡,他从一个供销合作社的 “门外汉”,渐渐变成了为农服务的行家里手。以创建“弘扬供销传统,用心服务‘三农’”机关服务品牌为重点,抓龙头、上项目、建网络,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基层组织创新,结合自身实际每年专注做好一件实事,使张家港市社实现了从低谷回升并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的首创者
2017年,经江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的意见》,决定推广苏州等地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而这一模式,最早就在张家港市社发端,也是唐雷刚上任后决定开展的第一项重点工作。
在他看来,彼时的供销合作社刚刚走出低谷,如大病初愈,“立即干重体力活也不现实,所以我提出一年做好一件事。”
先做哪件?“供销合作社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当时农资人生活很辛苦,市场也很混乱。”唐雷刚决定先从农药着手,以农药配送作为切入口。
2010年初,经过半年的工作调研,结合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唐雷刚正式向张家港市社党委提出了全市“零差价”农药集中配送的工作设想,在不断完善配送方案的基础上,争取到了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全省系统首次开始了“零差价”农药集中配送的尝试。
对于这一创新尝试,唐雷刚一丝不苟。8年多来,唐雷刚带领张家港市社建立了以惠农公司农资物流储备配送中心为平台、8个基层中心配送点为骨干、23个基层配送站点为依托、各村为合作伙伴的农资连锁配送网络体系,确保农药集中配送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从粮食作物用药集中配送,逐步扩大到果蔬作物、园林绿化和兽渔药的集中配送,实现了农药集中配送全覆盖,累计为农民节省植保成本一亿余元,减少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也为发达地区控制农药的面源污染提供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经验。
据统计,张家港市社2017年度农药销售额3234.58万元,集中配送小麦、水稻测土配方基肥分别达7070吨、6592吨。农药零差率集中配送基本实现了“全国首创,全省推广,供销主导,农民得利”,并在2017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双安双创”北京展览会上,作为成功案例单独展示。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革新者
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5年,是张家港市社全资社有企业。唐雷刚到任第3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场开始异地新建。“努力把青草巷市场打造成设施档次高、管理水平高、运作效率高,辐射力强、竞争力强、影响力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成为彼时唐雷刚心中的目标。
作为市场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争取土地指标、完善建设方案、多方筹措资金……唐雷刚身体力行,克服了种种困难,市场于2012年12月28日打桩,2014年11月19日即开业运行。他告诉记者,张家港市信访局当时也评价,以往小农贸市场搬迁信访问题很多,而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投资六个多亿、三百多亩的使用体量、一千多个经营户,搬迁一天就完成,竟没有任何上访。“这得益于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详细制定商户手册,或者其他市场告知书签一次字,我们签两次……”
2015年,在唐雷刚的主导下,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批市场2.0建设版本。完善建设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强化市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从源头上扎紧扎牢食品安全篱笆,确保绿色食品进入消费者家庭。同时,努力把市场建成绿色、清洁、环保示范区——投资建设有机垃圾处理系统,每日处理能力超过20吨,垃圾减量达70%;投资建设绿化工程,包括绿地、景观、河道用地超80亩,绿化率达20%。此外,还设立张家港青草巷吉君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雨水回用系统。通过将雨水进行回收、沉淀、消毒等处理,再用于市场绿化浇灌、场地清洗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拥有蔬菜、水产、水果、副食等十大交易区,商铺逾千家。农副产品年成交额突破60亿元,已成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城市供给的重要集散平台和服务平台。
“三体两强”基层社的打造者
2016年,受市社党委的委托,由唐雷刚牵头,积极探索开展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
鉴于缺资金、缺人才、缺渠道的基层社改造瓶颈,唐雷刚创新思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乐余镇政府达成合作成立农业服务联社的意向,吸收改造乐余供销合作社,创建“三体两强”基层社——乐余镇乐源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联社,由镇政府和市社为主体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500万元。同时,按省社要求,建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遵循“入社自愿、会员加入、统一管理”的原则,先后组建农机、植保、种苗、劳务等专业合作社42家,并新建了农机服务中心、种苗育秧中心和粮食烘干仓储及加工中心。
“乐余的基层社主任以前很空闲,现在很忙。”唐雷刚表示,近年来,乐余供销合作社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大田托管面积850亩,并通过引进高产、优质粮食品种试种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承担张家港市政府1万亩新建农田的土壤改良和熟化工程,2018年种植水稻5000亩和小麦1万亩;开展农作物植保服务工作。目前,乐余供销合作社全年收入可达631万元,实现利润超60万元,为开展为农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乐余供销合作社被江苏省社命名为“三体两强”基层社。
“从一个守摊子的空壳社到经营一万亩地的联合社,我们真诚的付出也让当地政府和农民感受到了。”唐雷刚感慨, “供销合作社缓过来了,开始爬坡了,但是还要坚持稳中有进,不怕慢。下一步,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以前造血,现在要跟上身体机能,改造大脑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甘多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 下一篇:谢元娟:十四年情系黑土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