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人物绽放>>正文内容

骑着电动车为农民寻找脱贫致富路

记安徽省供销合作社主任科员陈家明

陈家明(右二)下乡调研贫困户情况。

  这几天,陈家明正带着孩子行走在祖国的大西北,远眺祁连山、环游青海湖、踏访戈壁滩……对陈家明的儿子来说,这个暑假也是他最近3年来过得最开心的暑假,爸爸终于完成了驻村扶贫工作,能够陪他过一个开开心心的暑假了。

  跑村串户扶真贫

  2014年10月,陈家明刚从部队转业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半年,还没有来得及熟识新同事,就被派往皖北阜阳市太和县梁庄村做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

  这是一个有1200余户5000余人的村庄,从村部到农户家里,远的要走好几公里的路。为了工作方便,陈家明就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挨家挨户走访了一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拜访了村里大多数的农户。根据省上的规定,凡是家庭成员中有吃公粮的(包括村干部在内)、家里有大型农机具或机动车、在城里有商品房,这些农户都不能算作贫困户。

  一圈走下来,陈家明发现村里存在着建档立卡的并不贫困,而真正贫困的却没有建档立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贫困村或多或少也都有。由于当时对扶贫干部考核中还没有专门的规定要求他们去督察审核贫困户是否符合条件,因此,很少有人会去触碰这件可能得罪人的事。陈家明觉得,既然组织上把自己派来扶贫,自己就要真扶贫、扶真贫。于是,他找到农户谈心,和村干部讨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们宣讲省上的政策,让他们知道非贫困户占用扶贫资源是违法行为,占用者本人和村干部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贫困户认定条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很快,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一个个都退了出去,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落地都纳入到了扶贫名册中来。

  骑着电动自行车,挂职扶贫3年半,陈家明几乎跑遍了每一个农户家,并先后组织4次建档立卡“回头看”活动,退出不符合条件扶贫对象35户,增录了155户之前未纳入的农户,为每一户建立了真实规范的档案资料。

  跑到农民家里真扶贫

  陈家明说,组织上把自己派到梁庄,是要帮助农民脱贫,提高农民的获得感,感受脱贫致富有盼头。因此,在工作方法上,他始终坚持一家一户地跑,了解每一户农民的难处和需求,尽心尽力帮助每一位“有名有姓”的农民,而不是泛泛的“贫困户”。

  邓书全是一名残疾人,早年在煤矿上打工,因为事故截肢了,年近50岁还未娶妻成家,只能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贫困,平时也少言寡语。但他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陈家明的微信朋友圈里就有一张抓拍他的照片。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麦子。除了种地,他平时还修鞋、补伞,补贴家用。通过深入了解和沟通,陈家明发现,邓书全特别能干,也特别勤快,家里还养了一头母猪。县里就有支持和鼓励农民饲养繁育母猪的政策。于是,陈家明鼓励邓书全专心做好养猪的活儿,自己则帮他协调争取扶持政策。2015年和2016年,累计为邓书全争取奖补资金6000元。邓书全现在不仅繁育仔猪卖,还养起了自育的生猪,目前存栏的生猪近20头。生活有了着落,去年邓书全也娶妻成了家。陈家明结束扶贫工作到梁庄回访时,他拉着陈家明的手喜笑颜开:“现在有奔头了!”

  村里有一位叫邓学友的80岁老农,1957年入伍。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各种惠民政策,其中就有优待老兵的政策。然而,由于档案资料和各种证件都已丢失,优抚待遇一直无法落实。通过多次协调,2015年盛夏,陈家明在太和县人武部档案室花了4个多小时,汗湿了一身的衣服,逐条翻阅,终于找到了邓学友当年的参军名册。老人因此特意从家里提了一筐鸭蛋,来到村部感谢陈家明。怎么推辞都不行,一定要陈家明收下。“我收下了它就违反了纪律,不仅要被调回,还要受处分,您这是让我犯错误啊!”听到陈家明说会受处分,老人才不情愿地作罢。之后,每次老人到村部办事,只要陈家明在办公室,老人总要到他的办公室打个招呼,坐一坐,聊几句。

  村民邓书和的儿子在天津遭遇车祸,法院判决的赔偿无法执行,他多次与江西安义县执行法院陈法官协调,调解赔偿成功;村民孙继峰家失火,陈家明第一时间捐出自己的衣物和200元钱……

  跑项目 从基础上做改变

  陈家明清楚,贫困村之所以整体贫困,发展生产的客观环境不足是一项突出的原因。在帮助梁庄村探索整体脱贫的过程中,陈家明吸取部分挂职干部盲目带领农民发展规模生产,最终不得不烂尾的教训,脚踏实地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持之以恒去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

  为改变梁庄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太和县各个职能部门。2016年夏天,陈家明委争取项目骑着车从县城返回梁庄村的路上,错车让对面的汽车通过,因为路窄,他一头栽进了路旁的小水沟,弄得一身泥水,腿上也擦破了一大片。“当时非常无助,但是该干的事还得继续干!”

  因为县直部门跑得多了,太和县里各职能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几乎都认识陈家明,听说他为村里跑项目摔进水沟,都特别感动。他只身一人从省城来到梁庄村,能为梁庄村发展如此用心,同等条件下,项目资金不给梁庄村实在说不过去。在陈家明挂职梁庄村的3年半时间内,梁庄村从上级获得的项目支持资金在全县各村子中是最多的。

  通过陈家明的辛勤工作,梁庄村先后筹措到100余万元,协调到相关项目9个,修架桥涵56座、打灌溉井58眼、清挖沟河10多千米,硬化水泥路12千米,整修电路20千米,对41户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重建和整修,实现了19个自然村村村通水泥硬化路、户户通安全饮用自来水,网络宽带全覆盖。同时,建起了700余平方米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成了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建设了灯光篮球场、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梁庄村还在太和全县首批申请实施了村级光伏电站扶贫项目,84户贫困户安装了户用光伏发电站。

  作为安徽省社机关干部,陈家明自然不会放弃从自己“娘家”争取支持,帮助梁庄村农民。通过安徽省供销合作社控股上市公司辉隆集团帮扶村集体开展化肥直销、农业技师到村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及扶贫厂房出租等服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超过8万元。通过联系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新力集团等单位到村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得到3万余元的支持。

  驻村期间,陈家明累计协调到村扶贫项目10个,总投资2380余万元。2015年,他被安徽省扶贫办评为“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2016年,被阜阳市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2016年10月17日,作为优秀第一书记代表参加省社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2017年2月,被评为“太和好人”,太和县电视台、阜阳日报先后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其2015年、2016年年终考核均为优秀。2016年底,他所在村首批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圆满完成了村出列、100户258人脱贫任务,群众满意度100%。

  2014年,陈家明刚去太和县梁庄村挂职扶贫时,他的孩子才上小学六年级。今年9月开学,孩子就是高中生了。孩子不知不觉中长高了一大截,由他挂职扶贫的梁庄村何尝不是也长高了一大截!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