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人物绽放>>正文内容

三十年坚持 让希望破土而出

记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浙江杭州富阳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职工鲍丽娟

鲍丽娟在挑拣竹笋产品。

  “能够作为供销合作社企业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欣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公司所有员工一起努力创造出来的成绩,是我们集体的荣誉。”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职工鲍丽娟回忆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时的情景激动地说。

  发展优势产业  带农致富

  上个世纪60年代,鲍丽娟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昌镇。永昌地处山区,她从小便经常在山中挖竹笋,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卖掉。那时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小小的竹笋让她从江南小镇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1987年,鲍丽娟参加工作,在永昌供销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收购。永昌是富阳著名的竹笋基地,供销合作社在县土产公司的帮助下,带领当地农户利用废弃的竹枝原料加工成大扫把,供应北方市场,为农户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因为参与了这些业务,也使鲍丽娟充分认识到农产品购销加工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靠千千万万户农民撑起来的,为农户谋福祉是企业的责任。”鲍丽娟说,2008年,鲍丽娟调任富阳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研发部工作。那年的冬天连续降雪,压倒了当地的竹林,也摧毁了农户的希望。大雪覆盖影响了第二年竹笋的长势,小毛笋卖不出好价钱,农民们一筹莫展。鲍丽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如何利用小毛笋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呢?鲍丽娟带领公司的技术人员利用小毛笋的形态优势,经过没日没夜地研发,开发出了比普通笋价钱高出几倍的新产品——穗付笋,并把它成功地推向了日本市场。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小毛笋的出路,也让当地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实现了双赢。

  为带领农户致富,在负责公司基地建设时,鲍丽娟牵头组建了雨露竹笋专业合作社,吸收基地农户和竹笋流通大户加入,建设了1.2万亩竹林基地,采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为了引入先进的竹笋基地管理模式,合作社对这1.2万亩竹林进行了日本JAS有机认证,并对基地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此外,为保证竹笋快速下山、提高鲜度,2013年鲍丽娟建议公司进行基地改造。公司投资480万元,先后修建林道13.71公里,受益竹林面积达2万亩以上。

  一条条崭新的林道,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首先,它让毛竹运输成本从每百斤的10元—15元下降到3元—5元,每百斤毛竹增加利润7元—10元。其次,竹林林道建设明显改善了竹林生产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竹林的经济效益。而随着高山林道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上山挖笋,鲜笋采收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17年,杭州富阳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日收购竹笋最高达60万斤。按每人每天挖笋250公斤计算,当日有2000余农户在山上挖笋。

  重科研开发  提升竹笋附加值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鲍丽娟认为,要充分发挥竹笋的优势,就要带动整个产业往前发展。2013年,在公司投资建设新浦工厂二期项目实施过程中,鲍丽娟首次提出剥笋流水线的建设思路,打破了传统水煮笋产业手工操作的思想僵局。她亲自带队,自主设计了两条剥笋流水线并调试成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目前,公司鲜笋日处理能力从2014年的25万斤提升到60万斤,跃居浙江省首位。

  在水煮笋技术革新上,鲍丽娟带领技术团队先后取得了17项竹笋深加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积极和浙江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竹笋加工技术交流。她和团队成员还自主研发了水煮、调味、烧烤、保鲜、休闲五大系列100余个笋产品品种。2017年4月,受浙江省林科院委托,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来公司考察学习竹笋加工技术,并给予了热情的指导。这让鲍丽娟受益匪浅,对竹笋加工技术有了更深的体会。

  企业建设,环保先行。为解决大量废弃笋壳、笋头腐烂给笋竹产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鲍丽娟主动和浙江大学联系,携手推动废弃笋壳通过青贮技术转化为饲料,供给周边地区的牛、羊养殖场。在污水处理上,更是一点都不含糊,先后建造了两个中型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量达2600吨。同时,污水池处理后的净水可直接灌溉周边农田,大大节约了周边农户的灌溉成本。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为农服务、带动产业发展上,鲍丽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想,脚步从不停歇。去年,鲍丽娟已从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退休了,但她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独到的眼光、过硬的技术又被返聘回公司,继续在热爱的竹笋事业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