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生鲜电商大PK 买菜到店还是到家?

  7月10日,继北京、上海之后,武汉成为美团买菜进入的第三个城市。

  与此前在北京、上海推出的即时配送服务不同,美团买菜在武汉采用“今日下单,次日取货”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在早6点30到晚22点间通过手机APP下单预约食材,在次日早8点到晚20点间按照约定时间前往附近站点自提。美团买菜表示这种模式是“瞄准社区家庭用户更具计划性的生鲜消费需求”。

  美团的到店模式,引发行业热议,追捧者有之,抨击者亦有之。事实上,不论是到家还是到店,在火热的 “ 买菜 ” 市场上,“玩家”们都在为找寻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买菜新解法而不断尝试着。但一个模式的出现是否有前途,还要看这个模式是否解决了行业痛点。

  到店模式有需求吗

  根据艾瑞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网购生鲜的习惯已经养成,每周购买1次以上的生鲜网购用户占比达63.8%,从品类来看,72.0%的用户网购蔬菜的频次在每周1次以上,远高于整体购买生鲜频次。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消费群体逐渐发生变化,现阶段80、90后成为了消费的中坚力量,其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距离与计划性也成为影响新兴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在手机买菜还未大规模跑马圈地时,在一二线城市的菜市场中就鲜少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菜市场,还是由老年人群体占据“霸主”地位。

  原因很简单,“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很忙碌了,哪有时间去菜市场买菜?而且买菜是很辛苦的事情。”其实多数小区的周边都会有菜市场,但真正离菜市场仅一步之遥的住户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多走几步”才能到达。但是在年轻人的认知中,“多走几步”基本等同于“不方便”。

  “前置仓+到店”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轻人不愿“多走几步”的问题。让年轻白领在下班回家时,可以像“顺便取个快递”一样,便捷地拿走所需食材。

  此外,朝九晚六,外加“常态性”加班,这是目前多数年轻都市白领的工作现状。采访中发现,因为繁忙的工作,“是否要在家做菜”往往需要提前决定,要考虑“是否有时间”、“要做什么菜”等问题。而这使得做菜前的准备工作——“买菜”行为也具有了计划性。

  到店模式通常采用的是预约制,比如美团买菜的“今日下单,次日取货”的模式。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这种模式让他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用担心“我明天打算买的菜,却因为下班太晚,遭遇食材不新鲜或者已经买不到”之类的问题。

  显而易见到家模式似乎更加“懒人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履约配送成本也是其存在的隐患,配送成本成为额外的门店运营成本之一。

  据了解,大多数采用“到家模式”的手机买菜APP目前都是0配送费,但回顾手机外卖APP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为了快速地跑马圈地,外卖平台也曾有过0配送费的阶段。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高配送成本最终会通过收取“配送费”的方式转嫁一部分给消费者。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前置仓+到店”模式的存在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结合不同场景下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做出选择。

  同样,对于线上买菜市场的“玩家“们来说,“前置仓+到店”模式也可以有效减少高配送成本问题。

  “到店”与“到店”有着本质差异

  事实上,单纯的“到店”模式在社区生鲜商业中早已存在,社区生鲜门店们在这片战场上“抢夺地盘”,比如以谊品生鲜和永辉mini店为代表、走大众路线的社区生鲜超市;定位上倾向于小而精的精品生鲜小店。

  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会有美团买菜等新玩家打起“到店”模式的主意?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到店”与彼“到店”其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社区生鲜超市定位偏大众化,产品价格“平民化”,商品SKU承载量较大,精细化运营、损耗控制和门店商品组合的尽可能优化来提升频次,是构成其盈利模型跑通的核心要素;精品生鲜小店商品以精品生鲜为主,在门店面积偏小的背景下,通过精选商品、提供品质差异化商品的方式尽可能抬升终端毛利空间。

  而美团买菜等新玩家的“到店”模式与之最大的不同在于:预约购买机制,站点并不起“售卖”作用。相比之下,预约购买机制可以实现先集单、后采买的采购方式,减少商品的运输、存储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同时也减少了生鲜商品损耗。

  此外,这种“到店”模式的核心仍是“前置仓”,这意味着租金压力相对较小,不用过于担心高额的装修、管理以及人员费用。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前置仓”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受限于仓库面积较小、品种相对受限,对公司选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前置仓不开门营业意味着无法享受其作为门店的外部性功能――生鲜商品体验性和门店为生鲜商品质量做出背书。

  前置仓买菜的到店模式,对商家来说降低了配送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满足了便利性和计划性需求,还提供了多样选择。因此,他的出现和存在是有合理性的。

  事实上,目前包括“菜篮子生意”在内的生鲜零售尚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无论是“到家”模式还是“到店”模式,本质上来说都是市场消费需求的产物。在满足了消费者即时性需求的同时,也应该给消费者更多的其他选择。

  (本文摘编自《联商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