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人物绽放>>正文内容

李俊 转型新农民 圆最美家乡梦

  李俊(中)展示无人机飞防操作。


  李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农合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岳阳市新三湘农资湘阴县配送中心经理、湘阴县飞防大队队长。2016年,回乡成立湘阴兴隆源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带领农户将传统的双季稻种养改为新型“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积极推广高科技农化服务,并提供无人机飞防、优质化肥等农资服务,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新农民。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往城里跑,农村资源谁来守护?”李俊一直为这个问题困扰着。

  在省城工作的他,回乡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回到家乡,家乡永远是记忆中的样子,一成不变。老人和妇女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弯着腰在稻田里耕作,每日早出晚归。纵然如此辛苦,也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这一代人过去之后,村中的稻田又由谁来管理?一想到这里,就更加坚定了李俊守护家乡的想法。于是,2016年,他毅然放弃了省城里优越的工作,回到家乡湖南省湘阴县当起了农民。但是,这次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当一名普通农民,他要与时俱进,做一名新农民。

  转型从“稻虾共作”开始

  回到家乡,说干就干。

  起初,他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在城里工作好好的,为啥回来当农民。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不想你再受苦。”老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李俊知道父亲的心思,他告诉父亲,“做农民也要做不一样的农民,做一名新型农民”。

  2016年4月,李俊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湘阴兴隆源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传统的劳作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农业,那就一定要先将土地整合起来,搞土地流转。”李俊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乡亲们的强烈反对。对于当下拥有传统思想、扎根在这里的乡亲们来说,土地流转就像是在“搞破坏”,但他深知土地不能流转,就不能实施下一步的规模化耕种。于是,他挨家挨户和乡亲们沟通。终于在半年之后,说服了大部分村民正式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后,李俊又开始琢磨下一步怎么发展。不懂就要多学,他开始奔走于各地学习考察。

  在一次考察中,他发现了外地已成型的“稻虾共作”模式。与同样种植在湖区的双季稻对比,“稻虾共作”收益高、风险小、成本低。于是,李俊特地前往湖北拜师求艺。半年后,他已熟练掌握了“稻虾共作”技术。

  回到家乡后,李俊并没有着急把“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推广给乡亲们,而是自己先行试验。“种田的人承受不起失败,若种植失败,他们一年的收入就都泡汤了。”李俊说。试验一举成功。“稻虾共作”的收益乡亲们看在眼里,但是真要自己去种养,却还是疑虑重重:养虾的用药会不会影响稻谷的质量和产量、销路有没有问题……如何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李俊决定与农户签订合同,多少田出多少谷,他都会按照合同上的价格全部收下,让农户们把心放在“肚子里”。 东塘镇湖湾村种粮大户胡雄伟说:“这次我手里80亩田都签了。” 一年后,湘阴县“稻虾共作”种养面积已从几千亩发展到了近8万亩。而随着种养面积的不断扩大,乡亲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运作较好时,每亩稻田能有五六千元的收益。

  不断求新

  解决完“种什么”的问题,李俊又开始思考如何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必须得“折腾”出新办法。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岳阳市供销合作社传来了一个消息——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准备在各地组建无人机飞防大队。收到消息后的李俊立马对从未接触过的无人机飞防产生兴趣,当下决定去学习。今年4月22日,他参加了飞防培训班,一个星期后便成为了岳阳首批“供销飞手”。“无人机飞防培训看似简单易学,但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刚上手时,因为控制不好无人机飞行的角度,经常撞到田间的电线杆。有时遇到信号不好的地方,操控无人机时信号中断,机器会失灵。同时,机器故障问题也时常出现。”李俊认为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磨合的过程,必须不停学习。

  一个月后,湘阴县飞防大队正式建立。乡亲们闻讯赶来,争先想要看一看这高科技的威力。“以前人工洒药,1亩地1个人需要1个多小时,成本需要20元;现在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1亩地仅需1分钟,成本核算才8元。”无人机既能缩短劳作时间,又适合大面积喷洒,不浪费农药。农户坐在家中,就能将农药洒到自家田间的每个角落,且收费合理,乡亲们都喜欢。

  除了引入无人机飞防服务,李俊还引进了多种先进的大型农机设备,尽可能通过机械化耕种降低生产成本。现在,李俊又入股了岳阳市社新三湘农资有限公司,引进优质化肥、农药等农资,为农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商品。

  合作社有1000多亩稻田要管理,农忙时节,李俊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住进了医院。可是身体痊愈后,他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一刻也闲不下来。

  说起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李俊说是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如今,稻田中出现了不少年轻的身影,荒废的农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投资60余万元改造家乡的“五年计划”也在平稳推进。作为新型农民,李俊正用自己的行动圆着最美家乡的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