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修渠开闸”

  在部分乡村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满足率不高,家庭农场不足35%,农民合作社不足21%。“融资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拦路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渴望“金融之水”,那么,如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闸放水”呢?

  加强政府部门站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但要推动发展,而且要加强管理,实事求是,不搞“指标式”虚假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息、技术、管理、决策等方面服务,扶上马,送一程。政府出资设立专门基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降低贷款风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利息补贴,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和培育体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通过学习种养技术帮助其提高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财务和管理知识提高其决策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对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助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增强经营规范性。搭建技术和人才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人才流动,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创造条件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一方面,银行要用“扫园、扫街、扫村、扫户”的“人海战术”,线下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创造条件;在缺乏其他获取大数据途径的情况下,通过“四扫”缩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信贷可获得性。另一方面,银行要借助数字技术,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实现“滴精滴灌”。不曾有过线上活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可能通过数字支付等渠道与金融机构或非银机构建立起过某种联系,这使得线上收集大数据成为可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数据和信用记录等,有了获取的渠道;相关信用评级,也拥有了数据基础,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线上授信提供了“数据土壤”。

  以点带面解决“融资难”。先试点,在部分地点进行先导性、创新性试验,总结出可复制、易推广、贴近农民需求的金融支农模式。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破解农业农村金融瓶颈,参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建设,通过创新产品、服务和模式,找到一条可以切实满足乡村振兴所需多样化、多层次化金融需求的融资之路。技术创新,为破解“融资难”提供“钥匙”。科技的迭代发展,银行服务嵌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适合我国地域广阔和人口多样的特点,也让探索和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成为可能。银行创新管理体系,对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为信贷人员减压;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收息计酬价格,激发信贷人员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积极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