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新棉棉价 能否出现转机?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11月5日-9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5715元/吨,较上周下跌64元/吨,跌幅达0.4%,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995元/吨,较上周下跌77元/吨,跌幅达0.52%。短期弱势棉价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新棉难消化,年底前棉花价格又能否迎来转机?以下几方面或许能帮我们理清思路。
供需基本面
短期下游消费不佳,棉纺企业对未来走势略显迷茫,当前原料继续以消化库存为主,纺织企业对新棉采购积极性不高。
据新疆仓储企业反馈,目前,疆内仓库入库量不断上升,但“只进不出”现象较为突出。今年国家储备棉库存低位是前期众多业者看好的主要利好因素,而目前下游企业的国储棉库存依旧不少,加上贸易商也有部分陈棉及前期国储棉库存,使短期内供过于求的矛盾不断升级。一些纱线企业表示,后期就算补库也将首先考虑性价比比较高的陈棉,而采购方式也将从点价资源、期货仓单时间贴水的上年度棉花资源等入手。因此,到年底前这剩余的一个多月内,市场需求将难有明显改善。
中美贸易方面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仍是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前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对国内投资者心态的冲击也在不断加码。本月初,中美两国领导人互通致电磋商后释放利好消息,为寒冷的棉市带来了一丝暖意。随之,国内焦点转向11月底G20峰会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业内专家认为,双方对话对短期市场走向仍有悬念。即使中美贸易和谈出现好转,但一系列缓解贸易争端的政策制定仍需要时间,同时,就算政策马上制定并开始实施,而上下游产业的价格传导也是需要时间的。
期货仓单方面
截至11月13日,郑棉期货仓单数量为9596张,有效预报2066张。目前,仓单量持续高位,而期货仓单的本质仍为现货棉花,最终流向还是下游的加工消化,难以流出必然对郑棉产生一定拖累,就算贸易商最终大量注销,但仍需流通于市场购销。所以,高位仓单量对郑棉的影响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年底前棉市的弱势局面难有改观,国内棉花期货价格受现货制约,难有大幅波动,现货商企可锁定利润适时适价开展交易投资。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夯实基础 狠抓落实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