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党的十九大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适时提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这对当前发展合作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整体呈现出向好发展的态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合作空间。

  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全国各地广大农村频现”空心村”,存在合作社、专业农场等农业主体的带头人普遍超龄的现象,农村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存在以下痛点亟待解决。

  一、收益低微涉农风险却大。农业生产受天气、市场等影响大,“规模效益”易变为“规模亏损”。天灾难控,据农业部门统计,每年全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占1/6,而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尚未健全。

  二、农产品利润不高,政府惠农政策措施力度仍显不足。当前农产品普遍成本提高,加上物价上涨,依靠种地为生的传统农民压力过大。尽管国家在大力提倡依靠先进科技进行耕种的“现代化农场”经营模式,但仍无法从根源上提高农民收益,因此对年轻的“农二代”来说返乡务农创业显然吸引力不强。

  三、农业经营遭遇多重压力,令人望而却步。一方面,在农业经营中,农民背负多重创业压力,经营艰难。基础设施薄弱、贷款困难、保险制度不健全、政策补贴难以落实到位等各种压力令农业经营陷入低谷。此外,全国呈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国内粮食价格低迷,多数农民收益不增反减。另一方面,农村创业环境“先天不足”,对“农二代”吸引力不强。由于我国二元城乡经济结构的体制机制的影响,各类社会资源过度偏向城市,加之受到市场经济形势、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都在无形中弱化和降低了农业专业人才在农村成长成才的愿景和激情。

  针对培养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几点建议。

  一、千方百计留住“农二代” ,为农村农业建设保驾护航。因地制宜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系列好政策,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一是通过完善财政、信贷等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为“农二代”创业提供资金支撑。在财政方面,要形成良性的农业池内基金筹集注入机制,创建对所发放基金的收回机制;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筹资金,积极参与农业基础建设。在信贷方面,通过政府行为解决农民融资难导致的农业发展迟滞问题;通过贴息方式提供专项信贷支持以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获得重大建设所需的资金。

  二是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夯实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物质基础。制定中高端人才、“三支一扶”人员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惠政策;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为专业人才的可行性创业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建成农业人才承接平台,为农业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是增强农村文化软实力,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实际,强化城乡融合,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根据当地农村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当地农村特色的先进文化,通过文化情结留住“农二代”扎根农村。

  四是不断提升乡村教育师资和卫生医疗水平,彻底解决“农二代”品质生活的后顾之忧。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高度注重中小学教育布局体系的完善,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农村与城市适龄儿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的差距;通过政府牵头,多元主体参与,在区域内就近建立规范化的医疗服务机构,从而彻底解决“农二代”服务农业、扎根农村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力度培育现有职业农民,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培育新职业农民,助推农业经济迈入高速发展轨道。

  一是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本地人才的培养与发挥作用。通过选拔一批底子好、肯学习、有基础的青壮年农业人才到当地或外地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研修,以委培等方式,实施新型农民培育,打造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从而实现向农村输送出“一专多能”型人才的目的,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了解决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新村运动”,在“三农”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可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保持农民教育内容上的全面性,并兼顾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思想教育;保持农民教育对象覆盖面上的广泛性,并能够将绝大多数农民纳入农民教育的体系之中。

  三是出台专业领域的政策文件,通过政府买单行为开展“定制式”培训。在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培训农民数量规模、从业结构等信息基础上确定培育对象,开展“定制式”培训;实施青年骨干农民培养计划,县、乡、村分级建立青年骨干农民信息库,充沛优秀务农“农二代”人才库,以此破解农业人才断档的危机。

  三、不遗余力引进农村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向好发展。

  随着“三农”服务职能的不断调整,农业人才的引进也应与时俱进,紧跟行业需求和发展步伐。通过政策鼓励、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不断吸引复合型高端农业人才,以“人”兴农,以“农”引人,带动区域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为此,不仅要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还要特别抓好学术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以特色农业为抓手,通过筑巢引凤,打造现代化的农科人才、智力集聚的“强磁场”(农业人才基地),以政策扶持为基础,实现聚才纳贤。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