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传媒 中国农资 业界时评>>正文内容

农业领域的“幸存者偏差”

  前段时间到湖北潜江采访虾稻种养模式,不仅品尝了小龙虾,还解决了一个心头积蓄很久的问题。
 
  多年前麻辣小龙虾引爆北京簋街的时候,去吃过一次,很过瘾。但后来不知怎么隔三差五就从网络上看到关于小龙虾的负面“秘闻”。除了批它类似私生子的“外来户”身份外,最要命的爆料说它喜欢生长在烂泥污水里,身上细菌无数。身份不明的潜伏者,很可疑的生活方式,埋藏着许多无法知晓的危机……这个“逻辑链”几乎天衣无缝。这个传闻对我这样胆小谨慎的人来说,几乎就此断送了小龙虾一条狗命——从此再不敢吃它。
 
  到了潜江以后,从城市中心环岛高耸的小龙虾雕塑“图腾”,到大街边红火的小龙虾餐馆,一路看下去才知道“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在中国最大小龙虾产地的见闻种种解开了我心头的疑惑:在这里我看到虾稻种养模式已经很成熟,到过的几个地方都没见到所谓的烂泥塘。从一季稻一季虾的“虾稻连作”发展到现在的“虾稻共作”,一季稻可收两季虾,循环轮替。当我了解到此地是中国小龙虾养殖的先进地区,而湖北每年供应全国55%以上小龙虾产量,就更明白,传言中的污水烂塘怎么可能支撑起小龙虾养殖这个农民的致富产业、地方的支柱产业呢?不管小龙虾是招谁嫉恨被污名化,还是被无知无解,有一条经验很重要——要想了解事情真相,除了实地调查,别无他法。
 
  农业关系着千家万户消费者,而关于农业的误解与偏见也不在少数。这些病毒式传播的虚假信息给消费和生产都带来不少阻碍和困惑。
 
  这背后有两方面教训值得农业,尤其是农业媒体吸取。首先是“幸存者偏差”的广泛存在需要媒体在采访报道中做深入的、全面的调研。不排除有一些小龙虾可以存活在烂泥污水中,但就此得出“小龙虾喜欢污水烂泥”的结论那就荒谬了。
 
  其次,农业媒体不仅需要深入一线全面了解、报道,还需要做好传播。信息化时代,受众获取的“事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构建的;而且媒体的情绪传播大于事实传播,还呈现出立场片面、群体极化的特点。比如对化肥的误解、对化肥与环境问题关系的误解,与误解造成的恐惧、恐惧扩大的情绪有很大关系。控制粮食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控制血糖很重要,但人们都知道问题的根源在“生活方式”而不在碳水化合物本身。同样,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在土壤与环境问题中的责任根子在施肥、管理等“生产方式”而不再化肥本身。但广泛存在的情绪传播往往干扰了人们解决土壤环境问题的理性判断和思路,不从“生产方式”上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是跑了肇事的抓了背锅的,放了偷牛的逮了拔橛儿的,而农业脸上的黑锅灰却是一点没减少!
 
  这么想,这次小龙虾之乡的采访,收获还是不小的。“XX”外卖吗?给我点一份原味小龙虾,解解多年的相思之苦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