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三驾马车”打造绿色健康生活

湖南省湘潭市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全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公司打造的“绿丰农场”农产品社区直营店。

公司员工在对配送蔬果进行分拣。

  7月6日清晨,一辆辆满载新鲜蔬果的卡车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先锋工业园驶出。随后,这些蔬果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配送到湘潭市内所有的“绿丰农场”农产品社区直营店进行销售。

  “绿丰农场”是湘潭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打造的农产品社区直营店。为了延伸产品价值和公司产业链条,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通过加强产品基地建设、加工场地建设、销售网络建设,促进了“三产”融合。如今,绿丰公司拥有直营店及加盟店共58家,成为当地最大的社区农产品直销连锁企业。

  社企合作  擦亮供销合作社“招牌”

  “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出现了不少新的销售模式,公司发展受阻。于是,我们主动和湘潭市供销合作社合作,希望通过供销合作社的网络资源,推动湘潭的农产品配送销售工作取得新成效。”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超云说。

  2016年7月,湘潭市社社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股绿丰,占股35%,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双方合作以来,绿丰公司遵循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宗旨,在项目建设、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先后成功申报原农业部“数字农业”、湖南省商贸流通等项目。2017年,公司投资建设的湘潭县梅林示范园土地托管中心正式开工,为自有产业基地和园区内农业经营单位提供从种到收的一条龙农业社会化服务。2017年12月25日,湖南省南华供销公司与湘潭供销产业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增资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农化项目。至此,绿丰公司成为全省系统第一个“拨改投”项目合作企业。

  有了供销合作社资本的注入,公司扩大了生产投资,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先后在雨湖区响水乡、长城乡等多地建立了自有蔬菜生产基地,并成立了湘潭市金农蔬菜产销合作社。2016年,在湘潭市社的帮助下,公司又发起成立了湘潭金农蔬菜产销联合社。联合社在种子、生产资料、栽培技术、配送销售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公司在产品品种选择、生产资料配备、先期投入资金、产品回收销售等环节对联合社进行深入指导。目前,已有省内外17个各类农产品合作社近2000户社员加盟产销联合社,形成了超过1000亩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生产、采购农产品近10万吨。

  循环利用  挖掘余废产品“金矿”

  雨湖区先锋工业园是绿丰公司生鲜农产品配送基地,占地面积31亩,并设有分拣中心1400平方米,涵盖了蔬菜、水果、南北干货、米油蛋4个功能区。“在这里,我们会对基地和散户送来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分级、包装,实现了对农产品净洗分级、分拣包装的标准化。”贺超云介绍,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存放质量,公司还自主研发了智能化冷库保鲜控制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建成1000平方米的冷藏保鲜库,使易腐农产品冷藏保鲜时间由原来的2天延长至5天,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进入销售环节的新鲜度,保障了销售品质,提升了销售价格。

  “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如何处理秸秆和果蔬等废弃农产品,是公司、合作社和农户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的耗损不仅导致了农产品成本上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公司门店每天产生的蔬果等有机废弃物达50余吨,每年处理蔬果垃圾的费用高达13万元。”贺超云表示,公司大胆实施“变废为宝”的思路,依靠自有专利,大力发展废弃产品循环利用,在“榨干用尽”农产品价值、提高综合利用效益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15年,公司投资400余万元,与湖南科技大学、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江南银箭公司合作,实施了湘潭市蔬果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回收的蔬果废弃物生产沼气及有机肥,现在1期工程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完成后,预计日均回收农业秸秆、蔬果废弃物可达30吨,日产沼气2000立方米,年产有机肥5000吨。

  “自从建立了蔬果废弃物沼气池,我们每天都有专门的车辆从直营店把废弃蔬果拉回来进行集中处理。在夏天,一天会收两次废弃蔬果。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每年能为公司节省20余万元的电费,约5年能收回成本。”贺超云介绍。

  除了回收本企业及合作农户的全部余废产品外,公司还与全市120余家农副产品销售企业和门店建立了合作关系,使农民不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废弃产品,还能以优惠价格购买绿色肥料。据了解,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秸秆智能化生产食用菌料工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按照每吨150元—220元的价格回收利用土地托管中心等地的秸秆及其他农业废弃物,并为村民提供有机肥。预计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消纳秸秆及桑枝条4500吨,解决近9000亩的稻草秸秆,提供清洁电力11.25万度,年产2400吨食用菌。

  实施“互联网+”  用好大数据“财富”

  “对于农产品销售来说,如何在各个环节减少蔬果耗损是一个重大难题。”贺超云表示,为此公司也进行了很多尝试。近两年,已成功摸索出了适合公司发展的模式。

  据介绍,绿丰公司通过自营或连锁加盟的方式已建立了58家“绿丰农场”农产品社区直营店,公司还与20多家饭店、高校、机关事业单位达成农产品配送协议,并一直为驻港部队配送农副产品,构建了良好的销售网络。为了解决蔬果配送损耗大的问题,公司投资150万元建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了2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用房,开发了农产品产地监测、农产品遇冷处理监控、运输监测、自动仓储保鲜监控、流通加工检验监控、顾客满意度监测、产品质量追溯监测专用软件,实现了生产、配送、销售全程信息化,有效缩短了配送时间,降低了配送损耗。据了解,该信息平台已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通过这个信息集成服务平台,不论是购买者、农户还是门店店主都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到农产品的销售信息,也可查看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需求量等,这有助于农户确定采摘时间及确定产品价格,也有助于店主们上报产品需求量,从而减少农产品耗损。”贺超云表示,该平台的追溯系统通过对农产品采购、流通、销售等全部环节的信息采集、分析,强化农产品产地监测、产品质量追溯监测,使农产品在生产、采购入库、出库、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品质信息、农药残留信息、销售量及仓储库存变化信息、消费者需求及满意度信息等大数据,全部通过信息平台和检验体系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分析、研判。

  除了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销售以外,去年,公司还积极发展“互联网+”,开展线上销售。2017年,公司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全力建设“供销e家·湘潭馆”本土期货销售平台。目前,“供销e家·湘潭馆”电子商务平台和绿丰同城APP已正式上线运营,销售产品包括休闲食品、生鲜水果、湘潭特色农产品、农资农机等。“通过期货交易平台,克服了现有电商下乡的难点,实现了‘互联网+物联网’。”贺超云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把旗下的58家农产品社区直营店及全市系统基层服务网点直接联入绿丰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集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平台将通过天气情况、各类水果当季产销量、门店日常人流数和销售额等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自动生成专店专用配货单。这一模式将实现生产、配送、销售全程信息化,让提前获取订单成为了可能,也让农户生产更加有的放矢。


 

名片:贺超云 湖南省湘潭市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开展农产品电商业务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贺超云:目前,我国的电商营业额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进行农产品经营的电商却不多。分析其原因,一是门槛高。网上店铺模板费用高,起定价最少在30元—50元。二是无专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三是退货问题。农产品由于物流配送需要专门的冷藏保鲜,目前没有专业的公司与专门的设施,导致农产品变质的事情时有发生。以上3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近几年,公司研发了农产品流通零库存软件与配套技术方案等,在解决了农产品配送问题之后才开始发展电商。

  记者:接下来,公司在互联网销售方面有什么计划?

  贺超云:首先,我们主要还是把“供销e家·湘潭馆”做好、做实。此外,我们将全面拓展公司营销业务,形成公司互联网(包括网上销售与微信销售)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社区农产品直销店,构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微信营销新业态,发掘新业态营销的经济增长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