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助力精准扶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小康,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脱贫攻坚与保险业行业本质有着天然联系,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贫困居民带来生产和经营能力的真正提升,是时代赋予保险业的神圣使命,也是保险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针对特色农业的保险产品

  亟待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资深经理周燕芳表示,应持续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种养殖品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农业保险补偿已经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安定生活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那些参与率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赔款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再生产的最主要资金来源。” 周燕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种养殖缺乏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品种以稻谷、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为主,很多地方农业的支柱品种并未覆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应从服务吃得饱向服务吃得好扩展,尤其应将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的代表性经济作物纳入补贴范畴。

  周燕芳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持续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种养殖品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对中西部重点贫困地区有较强扶贫带动作用的苹果、茶叶等地方特色种养殖品种,中央财政应给予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鼓励各地开发扶贫类等各种农业保险创新产品。二是改进优化农业保险经营开办模式。 一方面,取消贫困农户自缴部分保费。“自主自愿”的原则和农户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出发点是为了保证广大农户的投保权利和知情权。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和对农业保险的了解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免除贫困农户自缴部分保费,以减轻农民负担。 另一方面,全面深入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从保物化成本向保全成本、保产量、保价格、保收入衍化;增加农业保险覆盖品种,将尽可能多的农林牧渔品种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

  产品发挥作用关键在

  科学公正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针对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建议:国家尽快启动肉牛肉羊政策性保险制度,建立畜牧业气象指数灾害保险。这个建议也得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王永利的呼应:“应从更高层面统筹推进牛羊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试点,让制定的指标更科学,更能保障公众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从2014年开始推行牛羊天气指数保险。“在国外,保障农业牧业的天气指数保险实际上是救助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并非商业保险。但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投入接近90%,却用着商业保险的手段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体保险公司盈利偏高,农户本应得到的赔偿却打了折扣,这是当下政府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王永利说,气象指数要想真正立住脚,必须客观反映群众的受灾情况,最关键的还是本地化的气象指标和精细的定损准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