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人物绽放>>正文内容

情注山村拔“穷根”

记贵州省锦屏县供销合作社驻便幌村第一书记刘俊明

刘俊明在便幌村调研完贫困户情况后,都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绝不让一户一人掉队,绝不拖全镇后腿。”这是刘俊明在启蒙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暨脱贫攻坚连成立誓师大会上立下的 “军令状”。立于言,践于行。他行走在田间地头,为改变便幌村的贫困面貌不断努力着。

  他成立合作社,发展香榧产业;他引导贫困户入股八龙黑毛猪养殖场,让贫困户增收明显;他为村民修路,让山货成功“出山”……

  如今,一个经济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便幌新未来”已触手可及。

  秋日的风吹过锦屏县启蒙镇,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一个急匆匆的身影在便幌村的小路上奔走着。远处的山,近处的田,林海深处的人家,是他扶贫攻坚作战图上的靶标。

  从贵州省定妥到流洞7公里,从定妥到岑果10公里,从岑果到八龙4公里,从定妥到归宿6公里,从定妥到者模2公里……便幌村的这些自然村里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作为锦屏县供销合作社派驻便幌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刘俊明,来到便幌村这个省级贫困村已经有500多天了。无论是工作组成员还是第一书记,他一直和其他成员奔波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走了多少山路、蹚过多少溪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群众冷暖记心头

  便幌村是一个侗族村民为主的村寨, 7个自然寨21个村民小组散落在林海深处的各个山头,山里是山,山外还是山。由于山多田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作物种植单一等诸多原因,村民收入水平很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去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74户684人。面对这样的现状,刘俊明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沉下心来开始了自己的扶贫攻坚之路。

  驻村伊始,刘俊明挨家挨户地看望贫困户,耐心聆听贫困户的呼声,从生活起居上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想点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总说:“驻村帮扶就要多走上几里山路,多推开几扇门。这样才能看得更多、听得更多、了解得更多,帮扶才能更实。”

  去年4月底,持续降雨,泥石流将贫困户龙家斌的房屋冲得支离破碎,龙家斌也不幸被泥石流掩埋致死,留下了一个残缺的家,非常凄惨。刘俊明冒雨赶赴现场,安抚其家人,并与县民政局协调救灾帐篷2顶,把龙家斌的家人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为了不让其子女失学,刘俊明捐资助学,让孩子没有因为天灾而失学。

  去年底,八龙寨残疾人姜新兰的日子过得紧巴巴,40余只小香鸡难找销路。眼看快过年了,还没钱买年货。刘俊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帮助她找销路,并且卖上了好价钱。姜新兰开心地说:“要不是刘书记,这年不知道怎么过啊!”

  流洞至八龙的道路原是崎岖的山间小道,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要道。为了修路,刘俊明跋山涉水实地勘察,争取到了“产业路”扶贫项目。可是扶贫项目只负责修路,不负责耕地占用补偿。村里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民又穷,补偿的钱从哪儿来?没钱,路无法修!村民几乎想放弃这个项目。

  “没钱,我来想办法,路一定要修!”刘俊明对村民说道。项目开工后,他与村民战斗在工地上,顶着烈日,量田丈地。虽然大汗淋漓,但精神饱满,好似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为了兑现“赔偿款”的承诺,刘俊明硬着头皮,跑机关进企业,到处“化缘”。这个单位筹1000元、那个企业要2000元,终于凑足了5万元公路占用耕地补偿款。

  今年春耕前夕,由于“7·20”特大暴雨,流洞、八龙农田灌溉设施损毁殆尽。为了不误农时,刘俊明垫资7000元购买了水管分发给农户,让农田得到了及时灌溉、耕种。

  从“扶贫门外汉”到“扶贫百事通”

  初驻村时,作为扶贫战线上的“新兵”,刘俊明掌握的扶贫知识很少。村民向他了解扶贫方面的政策时,他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答非所问,是一个地道的“扶贫门外汉”。“以前知道扶贫,但理解得不透彻。驻村工作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刘俊明惭愧地说道。

  自此以后,他从脱贫攻坚政策学起,“两率一度”“两不愁三保障”,学产业帮扶、学政策宣传。不懂的地方,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向扶贫站工作人员咨询,拜村民为师,不耻下问。从对扶贫知识的一知半解到“扶贫百事通”,他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夜。如今,他对扶贫政策烂熟于心,扶贫政策、扶贫知识张口就来。他还把扶贫政策和知识转换成贫困户听得懂的语言,进村入户做宣传。

  “兴产业,强造血,抓实精准扶贫。”这是刘俊明驻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和村“两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带动下,村里引进了香榧产业,成立了丽锦生态农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种植香榧面积达194亩,吸纳了20余户贫困户入股。如今,香榧长势喜人,贫困户增收有望。同时,他还引导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八龙黑毛猪养殖场,采取“党员+贫困户+合作社”的模式,通过“1份股金分红+1份青饲料收入+1份就业工资”的形式,让10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8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户均增收346元;青饲料户均创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今年9月初,刘俊明挑起了便幌村第一书记的大梁。在他的胸中,早已绘就了便幌村脱贫攻坚战略图:以思想扶贫为根,把干部群众精气神鼓起来,在全村形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强大合力;以产业扶贫为重,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以基础扶贫为本,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寨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便幌村成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一面旗帜 。

  “绝不让一户一人掉队,绝不拖全镇后腿。”他在启蒙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暨脱贫攻坚连成立誓师大会上立下了 “军令状”。

  立于言,践于行。为了改变便幌村的贫困面貌,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一个明确的脱贫方案。他在与支书林昌树商议“党员家庭户”挂牌管理的事宜,把党员干部打造成从不走开的“帮扶工作队”;他与养羊大户林泽甫合计怎样带动贫困户发展;他考察大闸蟹种苗基地用地,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他挑灯夜战,谋划着婆洞鱼花合作社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蓝图……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俊明扎根山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便幌村这片寂寞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一个经济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便幌新未来”已触手可及。

  (作者单位:贵州省锦屏县供销合作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