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彝家优品:把大凉山特产卖出去 就是最好的扶贫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全省最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当地农业规模大、农产品种类多,农产品连年增产,但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彝家优品线下实体店。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全省最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当地农业规模大、农产品种类多,农产品连年增产,但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2015年,为了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帮助山区百姓探索农产品销售渠道,凉山州供销合作社成立了彝家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让凉山州地道特色的生态农特产品通过该平台走出大山。

    2015年8月2日,“大凉山优品汇”电商平台上线运行,目前已整合凉山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大型种养户176家、农产单品478个。“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凉山州三级供销电商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农民。”彝家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麒钧表示。

    构建三级电商平台

    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体系优势在王麒钧看来是办好供销电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彝家优品建立之初,公司就充分利用了凉山州供销合作社的系统优势,试点建成州、县、镇三级电商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州有彝家优品“大凉山优品汇”平台、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社的网络体系。目前,已在甘洛、木里等12个县(市)建立了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德昌麻栗、小高等6个乡镇建立了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社。

    德昌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志龙,乡镇一级的电商服务社能够让农户与市场信息进行有效对接,农户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往往是根据上一年出售的价格,而不考虑目前市场的情况,遇到价格低的收购商就不出手,导致库存。有了电商平台,就能够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将供应市场与销售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使农产品价格更加合理。

    为了避免平台流于形式,彝家优品在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服务社充分遵循“建得起、活得了、有带动、可发展”的原则。为此,彝家优品牵头以合同的形式分别和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社、农民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让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服务社与庄稼医院相结合,与电信代办点相结合,代购代销与快递物流相结合。“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服务社要接地气,重实际,要有生存能力,才能谈得上发展电子商务,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凉山州供销合作社主任徐启权对于乡镇一级的电商服务社有着自己的看法。

    “公司通过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三级联动,整合全州农特产品资源,结成利益一体的联结模式。”徐启权告诉记者,在不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原有销售渠道和利益的前提下,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半径。一方面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社与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整合的产品信息直接上传到“大凉山优品汇”电商平台,同时也可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另一方面,彝家优品公司将整合的各地农特产品与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社共享,各级服务中心和服务社都可以在公司的线下体验店和电商平台销售,丰富了产品种类,增加了盈利点。这样一来,三级电商互为供应商和客户,互相依存,利益一体。

    此外,彝家优品还依托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与各地市、州以及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及社属电商公司、批发市场、企业对接,既较快地拓展了凉山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又可以充分整合外地资源。到目前为止,凉山州彝家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与省内10个地市、州供销合作社系统成功对接,已在“供销e家”、全球吃网、淘宝网等电商平台上线产品数百个,2015年全年实现网上交易286万元。

    推广山区特产

    “让老百姓增产增收,让消费者合理消费。”是彝家优品创立的宗旨。为此,在平台的推广上,王麒钧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选择电商领域惯用的低价包邮策略抢夺市场,而是在货源及物流成本的控制上下功夫。“合作的供货方均为已筛选过的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或合作社。同时,产品上市前,公司会派专人对农产品的品相进行确认、分级。”王麒钧认为,如果搞9块9包邮的活动,不仅很难长期吸引消费者,农户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彝家优品公司采用的“产价代销、二次返利”销售模式,按照当地大宗的收购价对农户实行产价保底销售,通过电商平台和其他渠道销售的实际价格与保底价格的差额,按参与供应和销售的环节进行分配,对农户或农民合作社实行“二次返利”。

    在物流配送上,作为彝家优品电商公司的股东,鑫叶物流目前负责农产品的配送。电商服务中心(社)作为配送网点,统一开展社区内代购代销业务等的物流配送服务。农民可以在服务点自己提货,也可以配送上门服务。产地直送是彝家优品的一大特色,去年由彝家优品销售的“盐源苹果”“会理石榴”“德昌精品梨”都是由当地农户直接发出快递,节约了物流成本,比起零散售卖,平台销售又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每斤多卖5毛钱,增加了农户的收入。除了线上的展示销售,公司还在西昌市建立了3个线下同城配送体验店,一方面,让全州农特产品在西昌有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展示展销平台;另一方面,配送体验店是公司的仓储物流中心。

    为了让大凉山的农产品形成品牌,提升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彝家优品推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专用包装。在包装上只标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各生产单位或电子商务销售商,负责打印并粘贴出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等产品信息,为线上下单、原产地发货提供包装保障。此外,已建成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社实行统一门牌店招、统一设施设备、统一培训示范、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代购代销、统一物流配送运营。

    助力精准扶贫

    凉山彝族自治州现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的30.6%,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幅员面积4.1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州的68.9%。彝家优品自成立以来,秉承“把大凉山特产卖出去就是最好的扶贫”的理念,致力于整合全州农特产品,搭建“线下+线下”渠道,对接州外企业平台,有效助力精准扶贫。

    越西县、美姑县、布拖县、木里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农业产业不突出,无大型集约化、规模化种养企业,是凉山州绝大多数县情的代表,分布在凉山离西昌较远的偏远地区。这些地方如果能有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才能真正体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价值。2015年,木里县自建立电商服务社以来,通过供销合作社整合凉山州的农产品资源,引进其他16个县特产,丰富了木里的农产品品种,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电商服务社成立第一个月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户致富。

    此外,彝家优品广泛开展区域间“以物换物”交易活动。依靠供销合作社的体系优势,与各地方平台、区域供销商、县级中心资源共享、实现产品共有、合作互助。让本地产品走出去,把本地需要的外地产品引进来,促进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交易。

    在王麒钧看来,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商最重要的是发挥好自身的体系优势,将供销合作社体系盘活,虽然作用慢,但是效果会持续,试点以来已经看到好的势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