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企业寻踪>>正文内容

坚持“三支银行”发展战略 打造长盛不衰“百年老店”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业务经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准确的战略定位。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把打造“三支银行”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农村信用社必须牢牢坚持的发展战略。

    “三支银行”:“三农三牧”服务的丰富和延伸

    “三支银行”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全区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为支持“三农三牧”、小微企业与社会民生的普惠银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服务城乡社区的零售银行。

    普惠,就是要立足“支农支小”,围绕“让利、便民、惠民”理念,利用全区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牧民、小微企业、贫困人群、创业人员等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主力,就是要立足当地,坚持“取之于县域、用之于县域”的原则,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加大信贷投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与县域经济的同生共荣,从而牢牢稳固县域金融主力军地位。

    零售,就是要立足单体法人机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实际,坚持“做农、做小、做精、做散”理念,有效分散金融风险,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产品创新,强化市场营销,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客户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综合性、一体化金融服务。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确定“三支银行”发展战略,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基于坚守全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全区农村信用社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了服务“三农三牧”的宗旨。过去如此,未来亦然。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在农村牧区、潜力在农村牧区,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甘肃省岷县农村信用社考察时指出:“农村信用社是在农民中成长起来的,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也是农村信用社的衣食父母。只有农民生活好了,农村信用社才能真正壮大”。“三支银行”发展战略传承历史经验,顺应时代要求,延续发展规律、符合区情社情,明确了全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阵地在农村牧区、在县域和社区,是对“三农三牧”服务宗旨的丰富和延伸。全区农村信用社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三支银行”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深耕农村牧区、城乡社区市场,才能持续发挥传统优势,才有可能把全区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为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

    基于实现全区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升级。“三支银行”发展战略既是农村信用社对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也是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区农村信用社必须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和禀赋条件,打造核心金融产品,培育核心客户群,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增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基于确保全区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作为农村金融机构,谁坚持支农支小,谁的风险就小,谁就发展得好。从美国富国银行的案例看,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生存并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坚持了社区银行的定位和小额、分散的贷款投放模式。“三支银行”中,无论是普惠银行、主力银行,还是零售银行,本质上都体现支农支小方向。“三支银行”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使命,也是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全区农村信用社必须加深对“三支银行”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活下来”“活得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 推动全区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三支银行”发展战略的清晰认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恪守服务“三农三牧”宗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以打造“三支银行”为方向,围绕两坚守、两重点、两保障、两促进、两提升,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基础管理,狠抓内控合规,增强服务能力,突出创新驱动,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发展动力,推动全区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两坚守”就是坚守“支农支小”不动摇、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两重点”就是不良贷款压降、内控合规建设;“两保障”就是保障“三农三牧”金融服务需求、保障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需求;“两促进”就是促进脱贫攻坚、促进重点项目建设;“两提升”就是提升电子银行服务水平、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围绕今年工作总要求,将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清收化解不良贷款。围绕落实国家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要求,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即不良贷款清收与各项改革措施相结合、与高风险和重点机构风险化解相结合、与争取外部政策支持相结合。

    着力强化内控合规建设。围绕内控合规建设“巩固年”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五个加强”:加强内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加强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案件防控、加强安全保卫,全面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

    着力保障“三农三牧”金融服务需求。围绕自治区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工作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为全区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农村牧区美起来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着力保障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需求。落实国务院推进2016-2020年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结合我区农村信用社实际,实施“四个围绕”:围绕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围绕农村牧区消费市场、围绕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着力促进脱贫攻坚。按照国家“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工作要求,聚焦贫困人口,做到“三个加大”:加大自治区“央贷扶”工程推进力度;加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信贷支持;加大大兴安岭南麓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和国贫、区贫重点旗县贫困户信贷投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着力促进重点项目建设。要站在自治区发展全局,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准确把握支持重点、灵活执行信贷政策、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构建合作新模式。

    着力提升电子银行服务水平。按照“互联网+金融”发展思路,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力度,启动新一代银行卡管理平台和电子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咨询论证工作,探索建立OTO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助农金融服务点加载电子商务功能试点工作,建设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特色的助农商圈。

    着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加快渠道平台整合等重点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支撑业务发展和运维管理的基础性平台。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监督评价,提升信息科技保障能力。加强灾备建设,推动同城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着力推进产权改革。按照股份制方向和市场化原则,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农商银行改制,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确保“改制不改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