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坑遇见供销合作社
金坑乡供销合作社体验馆实景。
四月中旬,到福建省邵武市探亲,在妻子老家小住了几天,她表弟请了一天假要带我去金坑看看。我说过去从来没听你说过什么金坑银坑的,那里有什么?他却卖起了关子。
车子从邵武出发往江西方向开,一路所见,公路发达,两边满目苍翠。1小时后,我们来到毗邻江西黎川的金坑乡。据《福建通志》记载,邵武产金,金矿在金坑乡境内的西溪河一带,“金坑乡”因此而得名。古村自古是“入闽咽喉”,500多年前就是热闹的商贸通道。
1930年—1934年,中央红军曾先后9次进出这里开辟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金坑乡更是战斗前沿,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曾在这里激战数日。表弟说,金坑乡上、下坊古村至今保留有明清古民居100多座,红色革命遗迹随处可见,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临时指挥部、红军桥等都保存完好。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邵武对乡镇旅游开发持续投入,各个乡镇的旅游资源都得到了修缮和开发。
就在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对面,我赫然看到了熟悉的供销合作社。表弟说,建国后这里是乡里最大的供销合作社门店,过去热闹得很,后来衰落了。但没想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又焕发了青春。
走进由供销合作社门店改造而成的体验馆,里面的物品和陈设给人时光倒流之感:木制脱粒机、脚踏缝纫机、晶体管收音机,无不是旧日生活的物证。最惊艳的是那一排斜面木质玻璃柜台,里面的小人书、搪瓷缸等商品和背后的手绘商品宣传画,拿来拍电影,绝对看不出破绽。表弟自豪地说:“当然没有破绽,这就是当年供销合作社门店的柜台。”看着木质框架被岁月磨掉油漆露出的本色,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人声鼎沸的赶集日子……
但这里不是用来怀旧的,它在新时代乡村开发中获得新生。一是采用了文创产业的新思路,通过体验来加强游客的感悟与收获;二是将金坑乡的红色历史与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和历史内涵结合起来。在体验馆正中树立着吹冲锋号红军战士雕像,而背景主题墙上写着“红色记忆——供销合作社体验馆”。在金坑乡广场边,我还看到了“乡愁馆”。在新的乡村旅游开发中,供销合作社那些看似被遗弃的门店旧址,麇集着乡村生活中无法删除的历史记忆,为许许多多离乡人的乡愁补上了珍贵的画面。
凡有坚守,皆成历史;矗立不倒,即成历史的路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推动乡村振兴要夯实基层组织根基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