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
作者: 来源:中国农药网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3日
根据2018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越冬基数、冬季气象条件和2019年气候趋势预测,结合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通过专家会商分析预测,吉林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日前发布预报,预计201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发生面积为1.04亿亩次左右。其中,玉米螟在西部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地下害虫在中部、西部可能偏重发生,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在部分地区可能偏重发生,农田鼠害局部有偏重发生可能,草地螟轻发生。具体预报结果如下:
(一)玉米病虫害
总体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5500万亩次,其中,虫害4100万亩次,病害1400万亩次。
1.虫害 以玉米螟、地下害虫、蚜虫、双斑萤叶甲为主。其中,玉米螟全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西部的白城、松原地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局部存在重发的可能,四平、长春、辽源、吉林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偏重,通化、白山和延边偏轻发生。地下害虫全省中等发生,长春、松原、白城、四平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次,以金针虫、蛴螬为主。玉米蚜虫全省中等发生,吉林、松原、辽源、通化、长春部分地点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双斑萤叶甲在全省中等发生,四平、松原、白城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2.病害 以大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瘤黑粉和苗期矮化病为主。其中,大斑病中等发生,在松原、辽源、吉林、长春、四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0万亩;丝黑穗病在松原、长春等玉米主产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纹枯病在四平、白城、辽源等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瘤黑粉病在中部地区轻发生,面积在30万亩次左右;玉米苗期线虫矮化病在中西部地区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左右。
(二)大豆病虫害
总体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0万亩次。其中,虫害发生70万亩次,病害发生20万亩次。大豆蚜虫轻发生,中东部部分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大豆食心虫偏轻发生,长春、通化、辽源、白山部分地点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大豆霜霉病、胞囊线虫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对产量影响较大。
(三)水稻病虫害
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次。其中虫害发生380万亩次,病害发生270 万亩次。
1.虫害 以二化螟为主,全省中等偏轻发生,通化、松原、吉林、长春、辽源等地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90万亩次。稻水象甲、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稻蝗等在全省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共180万亩次左右。
2.病害 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其中,稻瘟病全省中等偏轻发生,松原、吉林、通化、长春、辽源、四平等地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0万亩次;纹枯病中等发生,通化、长春、松原的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次;稻曲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
(四)马铃薯病虫害
全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其中虫害18万亩次,病害12万亩次。在长岭、农安、敦化、公主岭等马铃薯主产区,早疫病和晚疫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10万亩次;二十八星瓢虫发生5万亩次,地下害虫发生8万亩次。
(五)花生病虫害
全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其中虫害20万亩次,病害40万亩次。在松原、白城、四平等地,叶斑类病害发生30万亩次,花生锈病发生2万亩次;蚜虫发生8万亩次,地下害虫发生6万亩次。
(六)迁飞性及杂食性害虫
1.粘虫 2018年南方省份三代粘虫总体为害程度较重,预计2019年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玉米为主的禾谷类作物田块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
2.草地螟 预计一代幼虫在西部的农牧交错区轻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不排除境外虫源迁入的可能。
3.蝗虫 亚洲飞蝗总体轻发生,中西部地区个别地点可能发生高密度点片;土蝗中等偏轻发生,东部丘陵及中西部农林交错区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全省发生面积80万亩次。
(七)农区鼠害
山区、半山区及农牧交错区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3900万亩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药原药价格止跌!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