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种子播撒乡村大地
三年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25.53亿元,支持涉农企业241家,专业合作社83个,家庭农场114个,种养殖大户592户;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4亿元,带动2277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湖北枣阳农商银行点燃金融引擎,助推乡村振兴,以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诠释了银行的责任担当。
贫困村里结穷亲
“陈董事长,有您这个农商行好亲戚,我有信心有决心脱贫摘帽!”每隔一个月,枣阳市太平镇杨庄村五组贫困户顾清峰家中,就会迎来一位特殊的亲戚:枣阳市农商银行董事长陈文山,每次不是来送物资,就是来送资金和技术信息。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作为杨庄村扶贫工作队,枣阳农商银行认为,只有提升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才能彻底拔掉穷根。
该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行领导班子及机关中层干部、支行行长、客户经理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一户一个帮扶台账,一户一个帮扶方案。在帮扶方式上,既着力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又着力帮扶发展项目脱贫,确保帮扶效果。
2017年,因病致贫的五组贫困户顾清峰成为枣阳农商银行董事长陈文山结对帮扶对象,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经济作物,两亩艾蒿、两亩蔬菜为他年增收1.2万元。今年3月,农商银行又向老顾发放5万元扶贫贷款,发展家庭光伏发电项目,10千瓦发电规模将为其年增收1.2万元。
顾清峰只是枣阳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受益者之一。
吴店镇沈畈村三组贫困户陶洪运在农商银行支持下,发展生猪养殖项目,年出栏生猪60余头,年底有望实现脱贫摘帽。
七方镇文庄村六组贫困户刘付军获得农商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扶持,发展养殖项目, 6000只蛋鸡、6头母猪,年纯收入可达6万元,如今已基本达到脱贫要求。
截至目前,枣阳市共有2277户贫困户在枣阳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支持下,实现增收脱贫。
舞动龙头奔富路
“农民单打独斗发展项目能力弱,发挥领头羊效应抱团闯市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枣阳农商银行行长任世程看来,依托产业优势,舞动龙头,“1+N”模式带动农民致富,是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三年间,枣阳农商银行支持涉农企业241家,专业合作社83个。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培育了一大批“领头羊。”
2016年,枣阳农商银行与当地农民企业格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投放贷款130万元。有了农商银行做后盾,企业不但自身发展良好,而且在其带动下,同村16家农户还办起了小型电子厂。
两年来,枣阳农商银行累计向郑湾村电子产业发放贷款1527万元,为该村民奔富路注入了金融活水。
金融助力靓乡村
一排排小篱笆围成屋前花带,一面面洁白墙体彩绘各式图画;干净整洁的村中小路四通八达,屋檐下挂满金黄的玉米屋后火红的柿子落满枝头。
在吴店镇西赵湖村,由枣阳市金盛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西赵湖村委、村民、成功人士及政府共同推进,农商银行金融支持,正在打造“以农民为主、以产业为要、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美丽乡村示范村工程。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枣阳农商银行行长任世程介绍,太平镇寺庄村是这一理念的成功样本。
寺庄村地处鄂豫交界,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枣阳农商银行鼎力支持该村开发乡村旅游,建成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仅紫玉山庄农家乐,年经营利润就接近200万元。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太谷农商银行:推出微信用户 电子卡券业务
- 下一篇:打好“春天行动”大会战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