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与匠心交融的美学盛会
10月16日,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在历时5天的时间里,来自境内外1200家茶叶、茶具、茶器、茶叶包装设计、茶服企业参展,共有30万人次进行参观,创下国内参观人次最多的茶博会记录。
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创办于2010年,由厦门国有控股企业建发集团主办,起初取名“中国厦门国际茶业展览会”,2012年更名为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历经7年成长,展览面积从首届的10000平方米到今年第七届的63000平方米,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五大展区:品牌茶企展区、茶器展区、茶叶包装设计展区、台湾地区展区、国际展区。五大展区中,与国内其他茶展不同的是形成了独有的板块——茶叶包装设计和茶器。
茶叶包装
荟萃设计新品 引领全球潮流
中国茶行业历来就有“茶叶包装看厦门”一说,厦门聚集了国内大部分的茶叶包装设计企业,是中国茶叶包装的风向标。依托于厦门茶叶包装的集群优势,主办单位从茶博会初创就立足厦门得天独厚的包装优势,将茶业展定位为全球茶叶包装企业新品发布、订货销售、前沿信息共享的最优质、最重要的平台。现场从包装原材料的采购、包装产品的设计、包装材质的选择、包装工艺的变革、包装机械的选购等茶叶包装上下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与其他国内展会不同的是,厦门国际茶业展最大的亮点就是国内外包装企业的聚集,几乎整合了国内外所有专注包装设计、生产且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包装企业,仅包装参展企业的面积就占到了15000平方米,这些国内外的包装企业带来了设计新品,集中展示各种材质的包装等多元化产品,这些新品将引领今明两年茶包装的发展方向。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品牌茶叶企业派人观展洽谈订货,一年的包装基本通过一次展会下单。展览与论坛相辅相成,如果说茶叶包装展是产品与潮流的展示,那么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
今年的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邀请到了境内外茶包装设计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讲述茶文化与茶包装的故事”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吸引了300多名包装设计界人士前来听讲。中国香港著名品牌策划专家黄安先生通过成功的品牌升级案例告诉大家,企业需要学会创新与突破。
中国华一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缪华通过分享个人多年的获奖作品向大家展示了优秀的茶包装设计都具有哪些特点。美国设计师协会跨文化设计中心主任Zelda Harrison女士介绍了茶在非洲、美国的情况,展示不同文化对茶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茶叶包装的不同喜好,应该根据茶叶的目标人群去设计包装。
嘉宾们从不同视角,以他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用许多市场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大众消费群体对茶品牌的认知、情感以及对全球茶产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茶器与茶空间
文化与匠心交融
茶器占到了整个茶博会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说任何一场茶博会都有茶器,而厦门茶博会的茶器则是通过空间来展示价值。每一家茶器企业都精心设计空间,通过空间来衬托茶器之美。200家器具企业集中展示了历代名窑的精品瓷器,福州漆器、河间玻璃、南平竹木茶盘等各种茶空间配套产品,在茶器空间逛一圈,让你领略到一场古今茶器文化与匠心交融的美学盛会。每一件精致茶器背后隐藏的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充分展现了中国独特的茶器文化和传统茶器设计与当代国际性设计理念的融合,有助于企业拓展境内外茶器贸易。通过多年在茶器方面的专注,厦门茶博会已成为全球种类最齐全、参展企业最多、展品最丰富的茶器具贸易平台。
近年来,随着美学空间概念的提出,茶器成为其核心元素,社会上追求茶器之美渐成风尚,导致茶器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茶器产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也推动着茶席、茶空间等外延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茶人对茶席、茶空间设计美学的追求,也反过来促进了茶器行业的进步。展会期间举行了2017国际茶器论坛,特邀香港著名茶人、乐茶轩主人叶荣枝先生主持,围绕“茶景情韵——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探讨茶器与茶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以茶文化为载体,助推茶器的成功营销。
深圳不二人文空间联合发起人、“学古”品牌创始人孔洪强先生围绕“学古与创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中国开始急速成长为“世界工厂”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强调创新。创新是向前走,学古是回头看,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向,其实也是互补的过程。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咨询顾问何健生围绕“茶席的尽头”进行了阐述。何先生认为,未来的茶席可以用“旋转门”来比喻,茶席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与寄托,同时也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茶席我们可以随时隐遁也可以随时出发,就好比旋转门一样。日本里千家茶道大师川合光行先生围绕“日本美学意识和茶道文化”为大家介绍了从绳文时代到室町时代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论坛现场,听众与专家互动热烈,也显现了近年来大家对茶空间美学的追捧。
四大主题论坛场场爆满
茶博会嫁接论坛是所有茶博会通用的方式。大部分茶博会上的论坛,台上热闹台下听众稀稀拉拉。而厦门茶博会却相反,四场不同主题的论坛,场场满席。除记者介绍的2017国际茶器论坛、2017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外,还举行了2017国际普洱茶论坛、2017中国茶馆营销论坛。记者注意到,主办方设置的四场论坛紧扣参展商和观展商的需求,既有实物的欣赏,更有前沿信息的分享。
2017国际普洱茶论坛,针对参展企业主要以普洱茶和白茶为主的状况,主办单位特邀陈广和堂主事陈智同,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会长陈景岗。云南中茶茶业公司销售部经理盛玉泊围绕“从普洱茶的新时代看未来茶产业的发展”主题进行了分享,大家一致认为,品牌将是未来茶产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方向。在2017中国茶馆营销论坛上,围绕茶馆的定位与营销,北京吴裕泰老掌门孙丹威从“如何让百年老店焕发青春”、杭州湖畔居茶楼总经理楼明从“茶馆的经营与管理”、成都浣月茶馆创始人曹汐从“茶馆的空间设计和产品优选”分别从定位、产品、空间、营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与台下观众进行了互动。茶博会开展的前4天,每天下午一场论坛,时间不重叠,保证了参观商上午逛展下午听论坛的需求。
随着厦门茶博会特色的凸显,主办单位介绍,今年参展商增加了40%。在参观商组织方面,除借助品牌影响力吸引行业内人士外,还借助同期同馆举办的全球最大的“厦门佛事展”和“厦门素食展”来引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喜迎十九大 颂歌献给党
- 下一篇:(10月9日-10月15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