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持续高温不利棉花生长
连日来,新疆气象局连续发布高温预警信号。“热”成为新疆近期的主调。“高温天气除会影响人们生活,也会对农业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新疆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窦新英介绍。新疆作为农业大区,采取什么样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将高温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7月17日,新疆农科院部分农业专家支招高温天气农作物的“避暑秘籍”。
“30℃左右的温度有利于果树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新疆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马凯介绍,但对大部分农作物来说,生长温度超过35℃,水分大量蒸腾,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孔杰以棉花为例分析高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孔杰介绍,棉花是一种喜光热的作物,气温在25℃—30℃时,天气晴朗,对棉花的开花授粉最为有利。但在高温条件下,田间温度达35℃以上时,棉花约有20%的花铃不能开裂,会影响棉花受精的完成。
“因为新疆的高温持续时间长,高温累加效应对棉花授粉有很大影响。”孔杰介绍,目前南北疆棉田已经基本打顶完毕,棉花生长正处在开花结铃的关键时期,短期的高温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但在南疆棉区,7月的高温日持续时间可达5—7个小时,高温持续时间长,会造成蕾铃大铃脱落,导致棉花减产。
高温导致农作物蒸腾作用增强,“失水过多”会对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能做好田间管理,就能减轻高温对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无法控制高温天气发生的情况下,提高灌溉频次,就能达到以水调温的目的,同时保证了作物的水分供给,能减轻高温危害。”孔杰说。
高温天,人体水分蒸发量增大,需要多喝水进行补充。农作物也一样,高温天“多喝水”是“避暑”的好方法,但切记不可“大口喝”。以棉花为例,一般农田1月滴3次水,每次间隔10天左右。针对7月的高温天气,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孔杰建议可滴水4—5次,有利于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湿度、提高棉花坐桃率。
浇水看似简单,实则灌溉农田采用什么样的水源也大有学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灌溉切记不可“大水漫灌”。马凯解释,农作物的根系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也需要呼吸。大水满灌之后,根系无法与空气接触,会导致根系病害产生,严重的还会导致烂根现象发生。此外,对农田中存在某些作物有病害的现象,大水漫灌会导致病害的广泛传播,一棵苗患病会变成一片苗患病。
马凯提示,在太阳光照射强烈的中午,叶片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会部分关闭叶片上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这个时候浇水,会促使气孔打开进行光合作用,而强烈的光照会灼伤叶片,使光合作用的效率下降。因此,浇灌农田以早晚时段为宜。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四部门要求加大力度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下一篇:山东:棉花长势良好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