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热点聚焦>>正文内容

江绍兴市上虞区社:打造“三生同步”美丽田园综合体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农合联)紧抓总社农村产业融合专项试点契机,开发了大通农场项目,围绕美丽农场、产业农场、网络农场、创意农场、共享农场“五个农场”建设,有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三文汇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密切利益联结

  加强产业引领

  大通农场通过强化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全程参与建设过程,带动农民从“三产融合”和“三生统筹”中广泛受益。2015年8月,大通农场以“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模式全新出炉,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占51%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浙江绿宇农牧有限公司)占49%股份。一期总投资2000万元,流转土地面积200亩,主要种植猕猴桃、水蜜桃、葡萄、草莓、桑葚、火龙果等六大品牌水果;二期计划投入1000万元,总流转土地面积600亩,开发建设有机、绿色、环保的水稻、油类、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周边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农场建设,年终按土地承包权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农场效益与农民直接挂钩,促使农场和农民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民在参与具体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把自有地的农产品带到农场实现“抱团”销售,目前,散户农产品占到农场农产品总销售的三分之一。

  同时,大通农场通过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积极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加强社企连接,与区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开发主要水果品种的涵生产品;加强社科对接,与浙江大学、经贸、农商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建设科研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筹划建设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仓储、清洗、包装、分拣、包装等初加工;开辟城市居民体验休闲认购地,吸引游客租下菜地种植瓜果蔬菜,体验农场采摘、赏景、劳作等乐趣;引进立体栽培技术,对50个新品种进行培育,增加虞南山区果蔬种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依托农合联平台,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以股份合作模式参与“江上花海”景观项目,在农场内设立花卉种苗培育区,培育郁金香、金盏菊等花卉品种,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坚持宜居宜业

  确保“三生”统筹

  生态是大通农场的根本立足点,上虞区社把生态理念贯穿到农场的内涵和外延之中,始终保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当前农宅、农地闲置、荒芜现状,本着共享共生的价值观,大通农场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的作用,挖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加快虞南山区空置房屋的流转利用。丁宅乡历来有“江南蚕桑之乡”美誉,农民素来喜种“四季仙果”,桑果、水蜜桃等名优特产大力发展。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行模式,在农场附近闲置房屋相对集中、周边环境美丽的丁宅乡上宅村芋乃湾自然村先行试点,由下属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依托本地独特的四季仙果、田园山水、村落民居、人文历史、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对农场附近芋艿湾自然村3000平方米闲置房屋、庭院及周边环境,按养老度假、亲子旅游、青年文创等风格进行规划改造,项目于2018年6月起投入运营,总投资约600万元。

  发挥特色创意

  激发内生动力

  上虞区社立足当地实际,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土地保障、管理机制上探索创新举措,鼓励创意农业、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建设活力。大通农场内设置有一园六区,集采摘、餐饮、观光、休闲、科研于一体,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可以采摘:春尝草莓,夏品葡萄,秋摘猕猴桃,冬打板栗。除了四季仙果“百果园”,农场内还设置有种苗繁殖区、立体种植区、农事体验区、科普观赏区、餐饮休闲区等,配套发展餐饮民宿、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培训、农耕活动等现代农业。农场二期深化方案,上虞区社一方面继续营造农场空间,构筑农家风情建筑、庄园别墅、传统民居,布置乡村风情活动场所,如农夫集市、主题广场、垂钓区域等,提升以农促文、以文促游、以游促闲的乡游新体验;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农创文化,举行首届“四季仙果”之旅创客大赛,开展创客培训、举办创客沙龙,邀请知名网络大咖与年轻创客共话创新创业,帮助农创青年拓宽视野,吸引更多有识青年回乡创业。

  此外,区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在发展“实体农场”的基础上,发挥供销合作社遍布城乡的网络资源,构建农村电商“三大体系”,把信息、数据、物流等新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新建2500平方米的区级电商运营平台1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60家,建立完善了区、镇、村三级农村电商网络体系,全区村级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85%。通过“网络办节”的形式,打造“政府推动、产地直供、平台运作”的模式,以“市场+超市+专柜+电商”的模式,优化产销对接渠道,猕猴桃、葡萄等网销范围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2017年,区社系统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2500万元,帮助农民累计增收2100万元。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缩短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与邮政对接合作,完善农村物流投递,现在96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已经“站站通”;与顺丰速运签约总协议, 实行“从枝头到舌尖”24小时基地直发模式,物流速度提升2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