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十年 塑料制品数量不降反升 公众环保意识待加强
在北京某超市里,用塑料袋装购买商品仍是消费者首选。 胡馨文 摄
塑料袋自1902年问世以来,迅速在全球开始量产。但百年之后,它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所以糟糕,是因为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按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仍没“限”住
10年过去,“限塑令”实施效果如何?互联网兴起,外卖快递领域成为塑料袋使用大户,实际情况怎样?塑料袋真的“限”住了吗?
从目前来看,“限塑令”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减少塑料袋使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发改委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自“限塑令”实施以来,我国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了840万吨石油。
但由于制度缺陷、监管失效、电商带来的新挑战等原因,“限塑令”现已沦为“卖塑令”,其抑制塑料袋使用的效果逐渐被弱化。2018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在官方网站开设“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专栏,邀请各界人士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自2008年6月1日实施“限塑令”的十年以来,我国再次将塑料“白色污染”议题提上议程。
新业态滋生更多塑料垃圾
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塑料袋、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消耗量快速上升,我国“限塑令”在监管方面却未能升级,造成了新的环境压力。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其中,快递直接使用塑料袋数量约为68亿个,占比为46%;其余79亿个塑料袋是电商平台和卖家的自带包装。
我国的塑料袋使用量从“限塑令”政策实施起的一年30亿个,到如今仅快递业一年就消耗147亿个,外卖行业一年消耗量就高达73亿个以上,两者相加每年消耗的塑料袋超过220亿个。塑料袋使用量的不升反降,还受制于“限塑令”缺乏监管长效机制。我国“限塑令”的监管主要依靠工商人员及相关部门的抽查来执行,未形成长期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当前,在集贸市场等地,免费违规使用薄塑料袋已再次蔓延。
此外,我国塑料袋中小生产企业众多,缺乏行业标准,造成生产乱象。有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生产企业有6万多家,但上规模的企业只有1500多家,获得QS认证的塑料袋企业只有500余家,有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没有达到标准。
升级“限塑令”迫在眉睫
“限塑令”政策的落空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卷土重来。这些塑料袋不仅对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还损害了我国的海洋环境。据国家海洋局2017年3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在我国45个区域海洋垃圾中,84%的海面漂浮垃圾、68%的海滩垃圾以及64%的海底垃圾都是塑料垃圾。
当下,升级“限塑令”已刻不容缓。国家邮政局等10部门在2017年11月初联合发文,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提高到50%。这意味着,“限塑令”将迎来加码落实的新时期。
目前,加码“限塑令”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现有“限塑令”基础上,拓宽监管范围,并进一步明确监管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增加长效监管机制,以遏制塑料袋的使用。同时,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以此减少塑料袋的浪费和重复生产。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而最终被有效回收的仅有10%。此外,利用生物降解等新材料提升塑料袋的“绿色含量”,并做到平价又便携,增强公民使用环保袋的意识。
另一种思路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立法方式将“限塑令”上升为“禁塑令”。事实上,早在2015年,吉林省已开始禁止生产、销售、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成为我国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未来,从源头上控制塑料制品,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抓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在“堵”之外,也要靠“疏”,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使更多人养成随身携“袋”的好习惯。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供销力量平息“菠萝的海”惊涛骇浪
- 下一篇:杨梅初熟 “电商”到村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