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焦点图新闻>>正文内容

贴心服务 做出企业的“良心品质”

山东日照坤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拓展为农服务范围助力乡村振兴

东港区黄金冠黄桃专业合作社“黄金冠”黄桃。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今年4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战家沟的黄桃基地里,一大群摄影爱好者相约到这里记录下了这千余亩桃花盛开的景象。

  三庄战家沟黄桃基地是由日照市东港区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坤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的。该基地流转土地1500亩,采取“村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公司按照省社提出的“3控3×6+1”H型双线运行机制,立足当地花生、茶叶、苹果、食用菌、大米、黄桃等优势产业,紧紧把握“为农、务农、姓农”的改革定位,践行“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积极拓展为农服务方式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自身优势  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

  近年来,坤丰公司遵从“在服务中搞经营,在经营中搞服务”的理念,经营方式逐步由单纯的卖农资转向经营服务。除传统农资经营外,公司还从事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及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公司下辖农产品安全建设农药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农技服务中心、汇源大酒店和玉农花生专业合作社,在东港区南湖镇和三庄镇各建有一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花生高产示范基地。

  “坤丰公司作为东港区社的龙头企业,在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上,责无旁贷。”坤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安丰坤表示,公司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打造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根据东港区社的统一部署,目前公司已建设了三庄镇玉农花生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三庄镇战家沟为农服务中心、三庄镇为农服务中心等9处为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搭建起了从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到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农产品销售的系列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密切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为了进一步完善为农服务功能,公司在曾经的主营业务——农资服务上也没有懈怠。坤丰公司先后投资300余万元,购买无人植保机6架、智能配肥系统设备5台及其他各类机械开展飞防服务,培训了3名操作手,进一步做好统防统治服务。同时,公司还购置了大型弥雾机、拌种机、花生联合播种机、多台药泵和电动喷雾器,已初步具备了大面积统防统治作业的能力。另外,公司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专题农民会、农民夜校、对比试验田示范带动、田间地头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用药、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农民及时发现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强产品质量和环保意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户与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安丰坤说。

  做足优势产业  将为农服务嵌入产业链

  在东港区,花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产量较高,加工出口能力较强。

  近年来,由于田间管理比较粗放,用肥、用药单一,养分结构比例失衡,花生青枯病、白绢病上升,花生产量难以提高。2010年3月,公司领办了三庄玉农花生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了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2700亩,通过对花生实行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用新农资的“三新”管理,让农民种植的鲁花A-03、日花系列花生取得了大丰收。为拉长花生产业链条,合作社投入500万元,建设了花生加工厂,分设榨油、筛选、烤果、包装等车间,并注册了“日花”老油坊和“日花”大花生等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经发展到386户,带动农户1236户,年实现销售收入2176余万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800余元,辐射周边十几个村的花生实施标准化生产。同时,合作社还利用花生加工厂解决了当地3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黄桃是日照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罐头产业水果。针对市场对黄桃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2016年,公司以全市林水大会战活动为契机投资1500万元,在东港区三庄镇战家沟村流转土地1500亩建设黄桃基地,共栽植“黄金冠”黄桃20万株。为深入推动黄桃产业的发展,公司还成立了日照市黄桃研究所,领办了日照市东港区黄金冠黄桃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此外,公司还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从苗木供应到种植技术管理、统防统治、统一收购加工销售等服务,努力打造集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及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绿色、园林式的黄桃生产基地。该基地同时带动辐射了周边三合岭、高家沟、齐家沟等10多个村发展黄桃基地3000余亩。今年3月份,该基地为全市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议提供现场,4月份举办了2018年东港乡村休闲旅游节暨三庄首届桃花节。目前,东港区委、区政府正依托黄桃基地,整合农业、市政园林、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及有关镇政府,在基地山海路一侧建设集停车场、农产品展销厅、公厕等于一体的黄桃生态园,拟定为全市科学发展观观摩会现场。

  此外,公司还将精准扶贫纳入黄桃产业的发展中。通过将贫困家庭闲置土地纳入到基地,农民在领取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可在基地打工。

  战家沟村贫困户农民在园区内和公司所属玉农花生专业社打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60元,平均每名贫困人员基本达到了年4000元以上的收入,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

  以品质为依托  打开农产品销售通道

  “‘为农、务农、姓农’是供销合作社永恒的主题,如何保证农产品能够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关键是农产品要‘货真质好’。”安丰坤表示,近年来,公司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全力推进精准施肥用药工程。为农服务中心在为当地农民测土后,为每户农民建立土地档案,并输入公司信息系统,然后根据土壤情况进行精准施肥用药。这样既增强了肥药效果,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又减少了农业投入。截至目前,公司已有智能配肥机5套,智能配肥面积达9万亩;配备土壤检测设备2套,测土配方精准施肥面积达13.9万亩。

  为了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2015年10月,公司投资120万元与日照丽阳大厦工贸有限公司及青岛悠悠小镇电子科技公司等6家企业合资成立了日照优粮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此为基础设立了东港区惠农电商平台。通过县域电商平台,快速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状况。同时,电商平台加大了对农户的培训力度,让贫困村的农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把产品卖到城里。

  为了进一步推动黄桃产业发展,公司黄桃研究所与聊城大学生命科学院共同研发,从锦绣黄桃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了罐藏、鲜食兼用的黄桃新品种“黄金冠”。目前,“黄金冠”黄桃已成为了当地的优势产品。

  “只有自己的农产品和品牌一样过硬,才能确保供销合作社的产品‘登堂入室’。接下来,公司将重点抓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影响力,让‘日照味道’飘香全国各地。”安丰坤如是说。


对话

安丰坤 山东省日照坤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公司在培训新型农民上有哪些举措?

  安丰坤: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以公司技术部为主,以各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型专家为辅,以培养职业化农民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培育了一批能够承担农民培训的能干能讲的骨干技师队伍,并且通过举办各类农民社员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培训、观摩培训会,全面提升农民素养。

  记者:作为农资经营企业,公司在科学种田上是如何进行的?

  安丰坤:首先,做好水肥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在战家沟1500亩“黄金冠”黄桃基地安装指针式自动喷灌设备50套,促进园区内黄桃的工厂化管理。其次,做好秸秆还田示范工程建设。2016年,公司实验性地在托管土地上实施秸秆还田工程280亩,还田秸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营养。通过做给农民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此外,积极做好秸秆青储饲料建设工程。公司通过与鲁蒙尔肉牛专业合作社合作,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秸秆通过青储发酵,作为饲料卖给鲁蒙尔肉牛专业合作社。按每斤秸秆0.08元计算,每亩可增收30元—55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