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标题新闻>>正文内容

在桃江行走 因竹笋停留

湖南省桃江县供销合作社依托电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电商公司针对竹笋产品包装的细节问题展开讨论。 刘 萍 摄

  “春雨如油,农人喜其润泽,路人恶其泥泞。”2018年1月,素有“竹子之乡”之称的湖南省桃江县迎来了第一场雪,合水桥竹笋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卢胜祥真切地体会到何为同景不同心。当别人在忙着欣赏雪景之时,从事农业的他内心却充满焦灼,无暇顾及美景。“道路如此湿滑,收购竹笋的车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进村;收购商再不来,囤积的竹笋怎么办。”

  终于,一个电话打消了他的不安。“哦,包装箱上加上有关竹笋营养价值的图文介绍就可以……会尽快上电商平台销售……好,好,我马上照办。”挂掉电话,为产品包装忙活了一个月的卢胜祥抬眼看了看窗外的雪景,舒了一口气。

  2016年,卢胜祥带领三塘街镇90户笋农共同成立了合水桥竹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在拓宽产品销路上没少下功夫,但收效甚微。直到桃江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帮助,让他的事业有了转机。

  为促进“农产品上行”,解决农民销售难题,2015年5月,桃江县供销合作社成立桃江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以“电商+店商”为途径,着力打造“创业桃江、品牌桃江”。

  “最近,我一直在忙产品包装的设计。昨天我们收到卢胜祥发过来的设计草图,我们又提了自己的意见,应该很快就能定稿了。”桃江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飞球告诉记者,农产品因为生产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统一、口味不统一等多种因素,推广、销售起来难度很大。因此,质量好、“卖相”好成为决定农产品是否能在众多同类产品里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桃江县供销合作社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成立了大米、竹席、竹笋、茶叶、面业、土鸡、蔬菜等20个电商专业合作社,制定产品行业标准,规范电商诚信体系,统一品牌包装向全国推广。

  “以前我觉得产品包装无所谓的,竹笋就装在塑料袋里,产品的介绍、合作社信息都没有。对产品外形也不讲究,笋片想切多大就切多大。”卢胜祥笑着说,“现在,电商公司对品相和卫生都有严格标准。笋片大小必须均匀,销售时必须使用标准包装箱等。”

  “我们还改变了过去粗暴挖笋的习惯,把竹笋小心从地里挖出,尽量保证其完整性。”卢胜祥补充道,“我们还把笋按照大小进行了等级分类,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在电商公司的帮助下,卢胜祥的产品不仅穿上了“外衣”,还增加了产品种类。

  刘飞球告诉记者,原来合作社的产品都是每包5斤装,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一次都吃不了这么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刘飞球指导合作社细化产品分类。“合作社推出了225克的小包装。因为我们试验后发现,225克正好够炒一碗米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一次拆几袋。此外,趣味笋、握手礼等产品也已上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年货选择。”果不其然,在近日的电商平台促销活动中,新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销量看涨。

  “仅仅帮助合作社把产品销售出去是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刘飞球表示,今年,电商平台的主要工作还是“农产品进城”,要对农产品生产、包装、加工等标准进行优化,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杜绝盲目跟风、只改头不换面的“山寨发展模式”。此外,平台将把“智慧农业”引入合作社生产,让农业的经营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朝更加精准化、互联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有了供销电商公司的帮助,卢胜祥的思路更活了。今年他准备建一个1万平方米的加工厂,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经营一个2万亩左右的笋用林片;以笋竹产业为基础,配合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个特色竹乡小镇(村)。他说,要让更多的人在桃江行走,因为竹笋而选择停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