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去年化肥供应量占全社会供应总量的70%以上
一是流通网络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流通网络转型升级进行部署和指导。各地积极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培育了东丰县惠民农产品市场、珲春农资农机大市场等公益性农产品市场。截止目前,全省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发展到4家,其中,长春市地利果品市场被全国总社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20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近期又向商务部上报了申报材料,有望被评为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召开了全系统市场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推广了各地供销社市场体系建设上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有力促进了系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
二是发挥了农资供应的保障作用。省社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备春耕农资供应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全系统农资供应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化肥供应旺季,密切关注化肥市场形势,为春耕生产提供服务。2017年,农资联盟销售化肥5000吨;全系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货源,平抑价格,为农民节省支出近亿元;全年化肥供应358.5万标吨。白山市社与农资知名品牌厂家达成总经销协议,保证春耕生产市场供应,2017年实现化肥销售5.8万吨,占全社会供应总量的70%以上。
三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得到强化。积极参与全国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城市建设,参加了全国再生资源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会上,省再生资源集团、辽源全鑫再生资源以及长春榆树吉龙再生资源3家公司,被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确定为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升级全国示范单位。
四是农资物联网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以农资物联网应用为重点的智慧农资建设,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无锡市农资公司签署了《共同实施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资物流防伪和溯源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示范合作协议》,成为全国总社农资物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单位。吉林省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暨全国首个农药质量追溯系统上线运行正式启动,成为全国首家基于二维码的农药质量追溯系统,也是全国供销社系统农药行业农资物联网应用样板项目,真正做到“一物一码”。人民网、凤凰网、中华合作时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上线仪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