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热点聚焦>>正文内容

到曼谷唐人街逛中国茶庄

    春节期间到泰国曼谷旅游,唐人街是必到的地方。曼谷唐人街跟我去过的香港旺角很像,摩肩接踵的人流,鳞次栉比的商铺,夜色中鲜艳夺目的霓虹,到深夜还人声鼎沸的喧嚣。虽然到处是熟悉的汉字,但一置身其中,还是感受到与中国不一样的氛围。感觉人多地少的繁荣密度特别高。

    曼谷遇见“中国茶艺馆”

    可能因为春节吧,商家都把餐桌、柜台摆上大街,窄窄的人行道时刻在提醒你该减减肥了。那天,就在这沸反盈天的唐人街,竟让我发现了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一家打着“凤凰名茶”的茶庄,门面上用中泰文字写着“中华茶艺馆”。进门果然是别有洞天:与外边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满屋子是与茶有关的商品和物件:茶、茶壶、茶具……

    老板还没回来,他的朋友用纯正的汉语跟我打招呼。坐下聊天、喝茶,后来老板才回来,但大约与我不熟,话不多。这时候透过茶庄的玻璃墙,看到街上好像有些异样:大街上空空荡荡,人们都伫立两旁。旅游的乐趣之一就是看热闹嘛,我出门来到街边,见到有泰国警察把守着通往唐人街的各个路口,还冲我挥手示意不要拍照。大过节的这是怎么了?说是泰国公主要来唐人街——身边一位姑娘跟我说。我才发现,原来是茶庄里的店员。于是我们一边等公主的车队,一边聊起来。

    潮州姑娘小洪

    店主是她的舅舅,姓刘,20多年前从中国潮州来此做茶叶生意。现在他已经是泰国中华商会的成员,这是对他实力和热心商会事务的肯定和接纳。姑娘姓洪,今年高中毕业,带着眼镜,文质彬彬,落落大方。5个月前从家乡来到曼谷,一边帮助她舅舅打理生意,一边补习泰文。从她帮我翻译介绍街上的情况看,泰语水平已经不错。

    小洪说,泰国原来种植鸦片的金三角地区现在改种茶叶了,茶叶在泰国会越来越有市场的。他们的茶客主要还是唐人街上的华人,至于年龄可不是只有老辈人爱喝茶。除了上年纪以茶为主要饮品的人之外,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也很厉害,不仅爱喝,还很懂茶、也很讲究。

    我在清迈的大超市Big C中专门调查过茶叶:除了中国的铁观音和花茶外,还有泰国产的“三马牌”茶叶,喝起来像铁观音,但香气难比。在这间中华茶艺馆中,商品几乎全是来自中国。最多的是:广东的凤凰单枞,福建铁观音、大红袍,还有云南普洱。茶壶是清一色的宜兴紫砂,可能是因为要长途运输的原因吧,都是比较小的器型。感觉品牌商品居多。比如武夷星的岩茶,而茶盘都是来自国内的“金灶”品牌。茶叶价格上,大众价位的大多是每公斤3500—4000泰铢(约合七八百元人民币)的,中档的多在几百元,应该说和国内的价格和结构很相仿。

    过了30岁人都会转向喝茶

    说话间,公主的车队开过来了,向唐人街深处开去。整个车队有七八辆车,除了中间一辆红色,其他都是白色。公主会干什么去?小洪说,春节前,公主曾来唐人街拜年,今天就不知道了。问公主坐在哪一辆车,她说:可能会是中间那辆红色的吧。

    告别小洪,我继续朝公主车队的方向前行。中间停下来吃了一碗泰国的燕窝,100泰铢(20块钱),还喝了一杯街边摊卖的罗汉茶,20泰铢(4块钱)。我这既是解渴祛暑的需要,也有多体验、了解泰国饮品市场的想法。感觉像中国的夏天因为饮料品种多反而是茶叶淡季一样,中国茶叶要想在异国他乡打开市场、提升份额,需要跟各种饮品竞展魅力,需要跟喜欢冷饮的大众习惯去比拼或者适应他们,总之需要多方面努力!

    吃完燕窝出来已是华灯初上了。走不远,又碰上公主的车队了,一行人从金店出来,看到几个穿白色警官服装的人钻进红色小轿车,看来那并不是公主坐的车吧!听人讲,公主大约也是趁春节来唐人街扫货。要说公主不会在乎这点便宜的,但听说整个泰国的金品行业一大半都集中在唐人街的华裔手中,所以公主要想买金银首饰之类的,到唐人街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由此想到这里的茶叶市场会不会也都集中在华人手中呢?想起小洪那句话:过了30岁,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转向喝茶的!想想哪一年没有一拨人跨过30岁的门槛呢?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

    分别时问小洪,这条街上还有茶店没有,她很大方地说前面还有。此刻,马路对面就是一家别样风格的茶艺馆:名字翻译过来是“双狗”。从门面上的招贴看,茶馆里还有书道、香道和陶艺,很有些咖啡馆的时尚范儿。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就期待下一次再有机会,一探究竟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