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生鲜电商如何走好生存发展之路?

  日前,开业不足半年的小象生鲜电商常州多家门店宣布即将停业。与此同时,小象生鲜电商无锡门店也将要停业。小象生鲜电商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武进区、新北区的3家门店于4月18日起将全面停止营业。

  截至目前,小象生鲜电商在全国共开出7家门店,其中北京2家、江苏无锡2家、江苏常州3家,这些门店几乎全部回到“原点”。不过,回到“原点”的并不只是小象生鲜一家。

  一些号称“新零售”的电商刚进入市场时,基本都主打生鲜零售+餐饮模式。据市场分析,生鲜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未来生鲜电商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从目前的生鲜市场来看,超市覆盖不够密集,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居民特别是上班族,买菜难问题突出,所以买菜领域具有较大的用户需求。有关业内专家认为,消费者对生鲜商品和配送的旺盛需求,主要聚焦在日常生活必需的品类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行业迎来洗牌期。2016年开始,生鲜电商领域噩耗频传;另一方面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愈发显现优势。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4000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中,4%投入产出持平,88%亏损,7%巨额亏损,只有1%实现了盈利。生鲜电商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不易。目前,大部分社区生鲜电商仍处于靠促销吸引用户的阶段,其毛利率远低于实体零售店。

  生鲜电商之所以难做,首先是因为生鲜行业的特殊性。比如,生鲜商品大多数需要“包装化”“规格化”,这样虽然有利于减少消费端损耗,但是大大提高了配送成本。冷链物流、锁鲜包装、仓储保鲜、冷链配送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此外,网售商品需要标准化,而蔬菜、水果不仅在运输的途中会发蔫变黄;不同季节的蔬菜、水果质量相差不少;还要面对配送延迟、新鲜度下降的风险——标准化运营难度不小。在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方面,生鲜电商面临较大挑战。

  生鲜配送追求的“快”对电商运营来说,却是一门慢活、细活、功夫活。供应基地建设、物流中心规划、售后服务支撑……生鲜配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个环节的运营都要凭真本事、下大气力。现在,有的生鲜电商为了跑马圈地,摊子铺得很大,追赶潮流搞“花架子”,但管理不精细,服务不到位,消费体验差。一旦供应链、资金链等环节出问题,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

  民以食为天。电商开展社区生鲜配送,满足人们的 “菜篮子”需求,这行不愁没生意。但要想在与实体门店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顺应消费需求,完善运营模式,不断推出更精细、更周到的服务。只有扎实走好每一步,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当然,生鲜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生鲜电商依托互联网手段,实现了线上零售服务对线下社区的覆盖,是对政府部门有关政策的积极响应。业内人士希望相关部门在物流用地、网点布局等方面对生鲜电商给予支持,引导其完善标准体系,助力生鲜电商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