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传媒 中国农资 绿色植保>>正文内容

农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新型环保农药成主流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农药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开发也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方向发展。以下便是针对农药行业发展环境进行的分析。
 
  农药行业分析表示,在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农药行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至2016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由78.72万吨增长至377.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02%,农药行业在经历2009年至2011年低谷后,2012年逐渐显现回升迹象。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2亿人,而中国人口也已超过13.60亿人。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环保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出量,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难题。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农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效益平稳提升。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和换代的同时,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外国农药企业合作,成为跨国农药企业的原药供应商。
 
  2016年,我国共进口农药8.48万吨,同比减少5.76%,进口金额同比减少9.82%,达到6.75亿美元;共出口农药139.99万吨,同比增长19.14%,出口金额达到37.08亿美元,增幅达到4.63%。随着国内农药产品环保性能不断提升以及农药生产原材料相关成本的逐步下降,中国农药出口预计将迎来再次上升的局面。
 
  通过对农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化学农药制造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我国环保领域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部分农药企业为追求利润大而无视安全、牺牲环境、偷排超排,与环保守法企业之间形成不公平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关注。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环保和产品质量检查,对于没有有效处理污染物,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取消其农药生产资格。此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大大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成本。不规范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环保,将有可能被淘汰。
 
  以后,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将成主流趋势,农药将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经济友好的农药产品不仅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而且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