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开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难题!
作者:张琴 徐娜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2日
3月30日,全国首次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业图书馆隆重开讲。本次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在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农利禾城乡规划设计院、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业科研院所等有关领导、专家和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贵州、湖北、湖南、四川、重庆、江西、广东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130余人参加了本次公开课。

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组委会负责人鄢和平
据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组委会负责人鄢和平介绍,此次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以贯彻落实“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为宗旨,聚焦农业科技,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教授专家授课,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大咖面对面授业传道,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解决痛点问题,为发展乡村主导产业、激活集体经济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权威专家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及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金三林
当前形势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金三林强调要深刻理解乡村价值,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现路径以及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与会学员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新时代“藏粮于技”新篇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农业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而信息化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强调,要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信息引领,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题。 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农业信息共享,建立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真正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要推进信息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水平。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于璐娜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于璐娜以“发挥供销社‘四大优势’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阐述了乡村振兴赋予供销合作社的特殊使命以及供销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希望各方整合资源,积极参与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技术成就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奇峰
乡村振兴一靠制度,二靠技术,但最终还要靠技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奇峰分享了数字农业的发展形势、政策和实践。他表示,数字农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科研单位、IT企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积极参与到数字农业的建设中来,推进信息入户、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枫
“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由机械时代逐步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演变,农业物联网技术将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农业环境数据采集和控制技术必须做到稳定、高效、便捷、精准。”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枫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下,依靠“无线节点+低功耗+多传感器接入+云平台+无线控制节点”为农业提供高效、经济、方便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和控制技术。

水产高密度循环水无抗养殖专家管道平
水产高密度循环水无抗养殖专家管道平从水产高密度循环水无抗养殖技术、畜禽无抗养殖技术、“小时候的味道”种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四方面分享了农产品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同时,管道平还就如何提高全产业链农业科技服务效率新机制、建立全产业链共享增值收益新模式、构建新型订单农业质量保障体系作了分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贤昌
“低温障碍、连坐障碍是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贤昌就设施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进行分享。他强调,从蔬菜自身耐低温弱光性能入手,研发提高蔬菜耐低温耐弱光调控技术是设施蔬菜高效发展的未来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冬仙
“设施园艺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亦是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冬仙表示,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要从温室设计、结构材料、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利用设施精准环境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让设施农业助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新业务部部长陈建伟
“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农产品品质,要科学引导农户将关注点由增产转变为提质。”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新业务部部长陈建伟表示,高品质种植首先要有健康的土壤,要注重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土壤有机质有益菌、逐步修复损伤土壤。
“公司+合作社”创新运营新模式

合作社首席导师、北京农合CEO张利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对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充分释放各类资源要素活力具有积极作用。合作社首席导师、北京农合CEO张利就“公司+合作社”模式运营进行了讲解。他分析说,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了分工协作的资源平台,这种变化将改变整个涉农企业结构。公司+合作社”模式就如同篝火通过众人拾柴逐步燃烧起来,火焰持续升高。他表示,未来合作社将成为以公司龙头、合作社为平台、社员利益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

湖北鑫洪珞税务事物集团有限公司CTO,税务经济师裴月在
裴月在重点讲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职能及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难题给出了建议。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抵御市场风险,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取得规模效益。目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财务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够两大问题。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技术水平、财务流程外包。”

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学院于3月31日考察参观“智能温室番茄种植园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通过现场观摩与交流,与会学员对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做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农利禾城乡规划设计院李文博士(中)与学员交流
据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主办方代表单位中农利禾城乡规划设计院李文博士介绍,随后主办方还将陆续在各地组织有关农业科技科普专题乡村振兴公益公开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浙江省市级耕肥业务站长会议在杭州召开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