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物资进口开启季节性增长窗口

  2月13日,来自以色列的5.03万吨进口钾肥运抵连云港口岸,口岸开启农用物资绿色通道,为这批化肥快速办理了通关放行手续。作为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化肥进口口岸,自连云港口岸进口化肥可快速运抵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我国粮食主产区。

  随着近段时间春耕备耕工作的全面展开,种子、化肥、农机设备等农用物资进口出现季节性增长。“单一窗口”申报、“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和电子支付等监管模式的改革,以及采取优先办理通关手续、简化化肥检验手续和“车船直取、船边验放”等便利措施,为企业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也提升了口岸通关速度,为化肥等农用物资迅速运往春耕一线提供坚实保障。

  2月19日,大连海关所属鲅鱼圈海关快速验放60000吨进口氯化钾,货值1800余万美元。这票化肥当日抵港当日放行,为春耕送上一场“及时雨”。鲅鱼圈口岸是我国化肥进口的重要中转地,不仅服务辽宁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更辐射整个东北地区。由于化肥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每年冬季为集中到港期,从2018年10月份至今,鲅鱼圈进口化肥快速通关累计75.6万吨,同比增长16.5%,货值2.2亿美元,同比增长37.5%,为东北地区春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为保障农用物资快速通关,鲅鱼圈海关建立了“绿色之窗”服务微信群,第一时间掌握进口化肥的抵港时间、数量、企业诉求等一手动态信息,并借助预约通关模式,减少企业滞港、仓储等成本。与此同时,积极实行“首问责任制”,专人专岗进行验估、审单、放行,并协调相关部门疏通企业物流各个环节,打造化肥进口“快车道”,实现农耕物资进口无障碍、通关“零等待”,高效服务助力春耕生产。

  不仅是“洋肥料”忙着通关,“洋种子”也迎来了通关高峰期。

  2月13日,兰州2019年首批68.7千克进境种子安全通关,运往河西走廊外繁制种基地种植。该批入境种子包括辣椒、番茄、南瓜、甜瓜4个品类,总重68.7千克,分别来自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和日本。兰州海关工作人员现场对入境种子开箱查验后,抽样送实验室检测,并将对入境种子继续开展育苗期和生长期检疫监管,降低疫病疫情传入风险。

  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目前全省外繁制种面积达7万亩。每年有300多个品种,400多批种子从兰州中川机场口岸入境,在河西走廊地区外繁制种基地繁育成熟后,再出口至国外育种企业。

  入境种子属繁殖性材料,携带疫情风险极大。兰州海关建立起“制度建设+诚信管理+技术指导+田间监管”的监管模式,依靠制度督促企业提升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加强诚信管理,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化措施;加大对企业从业者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企业的疫情防控意识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为制种基地病虫害防控提供保障。在入境种子检疫监管方面,在现场检疫查验、抽样送检的基础上,加强育苗期、生长期田间病虫害调查,严防疫情传入,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