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面临五大问题

  在不久前召开的在第十二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指出,在2019年,我国冷连物流业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有四大有利因素推动我国冷连物流业转型发展。
 
  在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食品进出口业务等带来冲击。崔忠付认为,我国冷链产业面临五个方面的新问题亟待解决。
 
  冷链物流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他指出,根据众多冷链仓储企业反映,土地资源空间不足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同时由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及附加税缴纳额度太高,且抵扣项较少,导致企业承受较大的税务负担。冷链企业在业务模式创新中遇到融资难等多重制约性因素的影响。
 
  部分地区冷链基础设施结构失衡。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产地仍旧存在冷链“最初一公里”配套设施不足,产地预冷设施和冷库偏少、标准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又存在冷库盲目过量建设,功能定位落后于市场需求,导致冷库市场供大于求或者供需无法匹配的现象。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全国共有超过200万吨冷库面临招租问题。
 
  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据统计,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在3%-4%,且仍在不断压缩。一部分冷链物流企业“赔本赚吆喝”,也有企业不惜主动放弃既有业务“断臂求生”。在各项成本逐年上升的客观因素下,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所有从业者要思考、行业要解决的问题。
 
  诚信缺失、监管缺位问题突出。冷链行业的高速发展,不能掩盖由于诚信缺失和监管缺位造成的违约成本低的事实,这造成冷链行业价格战、单方毁约、应收账款高企、企业监管成本高、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国家发改委主导、中物联冷链委深度参与的冷链行业失信治理工作已全面启动,冷链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冷链物流人才短缺严重。首先,冷链行业缺乏制定战略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当前行业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操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不足2000人;其次是缺乏掌握冷链专业技能的人才。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和人力成本的逐年增加,智能化成本冷链行业新趋势,这种情况下行业急需一批懂得“冷链物流”的新型专业人才。
 
  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在平稳增长、消费在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中产阶级数量在增多、食品安全意识在提高等等。崔忠付指出,这一系列因素推动着冷链物流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冷链市场需求空间旺盛。例如,2018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逼近1000亿元,类似的高附加值产品热销产生了带动大众消费升级的“蝴蝶效应”,对于冷链物流的刺激也是立竿见影。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总额将首次超过700亿美元,20年来增长15.2倍,进口食品背后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潜力巨大。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等更多自贸区的开放,区域经济升级必将会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冷链配套服务等方面产生很多新机遇。
 
  ——冷链行业规范程度将越来越高。2018年8月份我国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有关部门改调猪为调肉,即由原来的活猪运输改为屠宰之后的全程冷链运输,这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冷链市场规范程度。加上《食品冷链卫生规范》等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冷链行业门槛将越来越高,市场秩序得以改善,企业在公平的环境里展开竞争。
 
  ——人才是冷链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人才问题受到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行业处于市场快速变化的浪潮当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需要能够及时引领和改变方向的舵手,敢打、善打硬仗的管理人才和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企业要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内训、管培生、走出去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同时要考虑以股权激励、业务分红等手段留住人才。
 
  ——新技术装备引领冷链行业变革。物流行业的本质是降本增效,在人工、土地等成本只会涨不会降的前提下,唯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才能驱动冷链企业做大做强。自动分拣、智能仓储、无人机送货、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补货、人工智能等,将在短时间内普及到冷链物流行业,这是企业今后必然的选择,企业在这方面要早做规划和投入。
 
  崔忠付指出,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从基础服务能力不足转向应对更高层次的市场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冷连物流业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