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电子阅读 茶周刊>>正文内容

贵州晴隆:把茶产业做成真正的扶贫产业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在选准扶贫产业的同时,强化茶农培训和技术服务,全力将茶产业打造成能承载百姓富、生态美的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阳光产业。

    晴隆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地位于碧痕镇新庄村,作为全县唯一的茶苗繁育和生产基地,这里平均每年向外输送茶苗3000万株。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吸纳了附近贫困户及搬迁户就近就业。

    搬迁户叶继琼说:“我们来这里工作,剪茶叶一天能挣100多元!”晴隆县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地负责人周良书介绍:“我们基地每年为地方提供50个的常年正式工岗位,1万多个的临时工岗位。一般计时工的工资是一天100元,一个月3000元;计件工的工资可以达到一天160元,一个月可以达到5000元;剪枝工的工资可以达到一个月4000多元。”

    晴隆相关部门将茶产业制定为主要扶贫产业,整合力量,利用帮扶资源,进一步强化茶农培训和技术服务。通过理论培训、现场培训、异地交流等方式,提升晴隆茶叶从业人员的技术及软件需求,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晴隆县茶叶局副局长刘蔚蓝说:“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茶园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包括如何开垦茶园土地、如何规划茶园建设、如何进行茶树栽培、茶园管护、茶叶加工、茶叶销售、打造茶叶平台等。实践操作主要是针对不同茶树品种种植的技术要求,指导茶农如何栽培茶树,进行茶园修护和管理。”

    “晴隆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0.5万亩,投产茶园6.2万亩。今年我们预计完成3万亩茶园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15万亩茶园建设任务。通过发展茶产业使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刘蔚蓝充满信心地说。

(郑永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