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关于打造北京环副中心绿色生态走廊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中央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党委、政府紧抓拆除违建、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公共服务等工作,动员各方力量,完善治理机制,整合项目资金,强化工作举措,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北京副中心周边环境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情况

  环境现状。李桥镇下辖31个村庄、3个社区,镇域面积7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7.7平方公里。紧邻北京副中心周边共有南半壁店、张辛、临清、西大坨、芦各庄、安里、南桃园、南庄头、沮沟等9个村,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5平方公里。从数据上来看,接壤通州村庄绿地面积较多,占全镇总林地面积比例高。(如图①所示)

  问题现状。在12345市长便民热线中,2019年1-9月共接到涉及环境问题热线337件,其中涉及生活及建筑垃圾问题186件,噪音污染问题25件,空气污染问题52件,污水问题44件,乱堆乱放问题30件。从数据上来看,群众对环境问题反映较多,其中以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问题较为突出。(如图②所示)

  结合当地现实情况,李桥镇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周边环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工作职责。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主动服从服务于首都和全区发展大局,把打造副中心周边绿色生态走廊当作全镇一项极其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抓实各项举措,抓出工作成效。李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副中心周边环境建设议题纳入镇党委会议、领导班子会议、专题会议研究范围,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镇党委与35个村居签订责任书,把环境建设作为村级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压实基层责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根基。创建“双述双评一承诺”工作机制,凝聚党员干部形成合力,推动环境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发挥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先行作用,聚焦重难点问题。北庄头村支部联建共建、南庄头村“党群议事厅”、英各庄村“强基、连心、模范”三大工程等标杆为环境建设夯实根基。建立环境建设三级网格,采取镇村联动形式,消除工作盲区和治理盲点,实现闭环管理。定期开展环境拉练大检查,通过对环境亮点参观学习,促进工作提升,对环境乱点进行揭短,实现以罚促改。三是强治理重建设,促进增绿提质。2016年以来,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集中精力打造靓点示范村,对接壤副中心的南庄头村开展环境整治,拆除私搭乱建,清理挤街占道,治理村内污水,增种花卉绿植,有效提升村庄环境水平。同时,以南庄头村为标杆,对北庄头、南桃园、安里等村开展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形成连片整治区。此外,大力实施绿化美化,针对个人承包地由镇村出资进行收回,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和栽种绿植。结合平原造林工程,对腾退及闲置地块进行绿化,打造街心小品,改善环境面貌,目前全镇森林绿化率达45%。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力求取得实效。针对副中心周边散乱污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坚持“零容忍”,逐一踏查治理,规范关停,共治理散乱污企业2054家。针对副中心周边河道治理,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封堵排污口83处,有效净化水环境。针对偷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发挥环境网格机制作用,加强日间巡逻及夜间值守,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并由镇公安、综治、城管、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重要点位、重点路段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以维护环境秩序。

  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责任压力传导还有待加强。当前全镇各项工作多、任务重,部分村委会对环境建设的认识仅限于完成上级指派的工作任务,没有主人翁意识。甚至有个别村对待环境工作上级推一步,下级动一步,不推不动。

  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由于村民对垃圾危害、分类了解不足,处理上极为随意,为清运消纳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不利于无害化处理。因此,教育引导广大村民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任重道远。

  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各村环境专责、保洁等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从事此项工作热情不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资金投入还需继续加强。由于历史原因,镇域内大型、高效益企业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虽然对改善环境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高,环境建设整体投入资金略显不足。

  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存在一定困难。李桥镇紧邻首都机场,六环路、龙塘路、京平高速等穿境而过,随之带来移动污染源较多。此外,李桥镇位于顺义区最南部,多条河流最终在此汇集,水环境治理存在现实困难。

  增绿工作还需继续加强。目前,增绿工作主要结合平原造林工程展开,增绿较为单一,花卉种植较少,全镇见缝插绿工作尚有上升空间。

  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垃圾偷倒事件屡禁不止。李桥镇具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特征,虽已加派人手看管重点部位,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偷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村边树林、荒地、交界等地带较为突出。

  环境执法资源有限。农村情况复杂,涉及利益多、群体多,一些重难点环境问题需要上级部门联合执法处置,而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量大,执法人员有限,很难将现有执法力量集中到某个点位。

  部分环境问题易反复。目前,虽然定期对副中心周边环境进行了巡查和治理,但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现象仍屡禁不止,成为环境工作中最易复发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李桥镇结合实际,就全镇各项重点工作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攻坚克难,解决各类环境顽疾,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加强党的领导,深化队伍建设——

  畅通压力传导。压力传导是保障环境工作稳步推进的前提。深化“双述双评一承诺”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工作开展。强化执纪监督,定期开展环境工作督查,对工作进度慢、推诿扯皮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约谈提醒,以“红脸出汗”促工作整改。继续加大绩效考核,奖优罚懒,强化各村居主人翁意识,逐步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作为。

  提升群众意识。发挥微信、宣传栏、“大喇叭”等媒介作用,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同时结合“三会一课”“领导班子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深化镇政府与百姓交流,讲清当前政策,说明工作形势,分析利害关系,强化意见搜集,实现良性互动,有效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强化专业培训。以提升技能为重点,抓好日常培训,结合当前发展背景,及时讲解与环境建设相关的新政策、新思路,使基层队伍与时俱进。注重突出培训形式创新和引领作用,以现场观摩的实际模拟形式,逐渐改观单一、枯燥的领读模式,提升培训实效。

  深化措施落实,提升治理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结合区镇规划,强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税收提升,充实资金储备;另一方面,整合副中心周边环境工作,统一规划,统筹管理,集中申请市区资金,扩大资金投入。此外,积极推动支部联建共建,引导在村企业与所在村互联互通,促进社会资金投入。

  深化污染防治。对违法排污、违规排放坚持“零容忍”,一方面加强日常检查,对过境大型车辆开展尾气检测,从严处罚,消除违规污染源。另一方面对副中心周边河道进行逐一摸排,完善台账,逐一销账,净化水环境。此外,积极做好企业施工工地、民房翻建等裸露土地苫盖,严控扬尘污染。

  注重建绿增绿。统一投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增种树木和花卉,靓化村庄环境。以南庄头为示范点,对北庄头、堡子、官庄等村环境建设工程统一设计,规范标准,强化见缝插绿。同时,落实平原造林、秋季造林,增种绿植,提升全镇森林绿化率。

  加强工作创新,确保取得实效——

  持续高压执法。集中对副中心周边偏僻角落、林间道路等进行巡查,防止偷倒垃圾,严格执法检查。继续实施垃圾偷倒举报奖励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倡导公众监督,实现全民防治。

  延伸工作机制。在镇级巡查检查基础上,动员各村民代表、老党员等建立村级环境督导队伍,建言献策,改善村域环境。同时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延伸至村居,村居就环境难点问题与镇相关科室联合处置,缓解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针对共性问题,采取3-4个邻村联动的方式,统筹包村干部、村干部等人员力量共同应对。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物业化管理等形式,引入社会力量管理,拓宽治理思路,推动问题解决。

  (作者系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党委书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