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能否助中小银行 完成“两增”目标?
央行决定从5月15日起对业务不出县或出县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约1000家农商银行实施降准,将现有执行的11%~12%存款准备金率区间降低至8%。降准释放出的约2800亿元长期资金,将全部流入民营和小微领域。
很多县域级农商银行在小微业务占比很高的情况下,如何在竞争者不断加入的情况下完成“两增”——小微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目标?
银行人士直言,当小微企业有效贷款户数没有大幅增加时,资金的进一步放出,对中小银行加大小微贷款投放的推动作用,其实并不大。
小微贷款户数流失增加
“简单地说,就是钱出来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放。”一位东部中小银行分管小微业务的副行长说。
“据我了解,现在大多数银行的小微客户流失率平均都到30%~35%了。其中,线上贷款客户的流失率更高,很多到50%。”一家中型银行台州分行高管说。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台州99.5%企业是民营企业。
数据显示,这些民营企业为台州创造了92%的税收和77.5%的生产总值。
“比如说,用等额本息方式还款,针对很多银行的小微客户,看上去是我们在监测风险,但其实我们发现,客户的用款率根本不足。当有效(贷款)需求下降的时候,贷款客户就会流失。我们监测到额度小的、无抵押的、与咱们银行发生业务往来时间较短的,是最先流失的。”上述高管透露,该行目前的小微客户流失率高达40%。
4月17日国常会曾提出,“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要带头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虽然这不是针对所有银行的硬性要求,但还是引起业界不小热议。
“好在现在监管允许我们在考核时将当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还原计算。”上述浙江地区银行的高管直言,“这样余额增幅压力还能小点。”
大行“掐尖”优质客户
在增规模(小微贷款余额增30%)、降利率(小微综合信贷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政策引导下,国有大行以更积极姿态进入普惠金融领域。这势必对中小银行小微市占率产生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屡见报端的、对价格体系的冲击。
“4.35%(基准利率),甚至低到3.8%,大行这么做对我们压力很大。但我们不可能打价格战,因为从我们自身经营逻辑来说,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小微业务的成本收入比,已经比全行(贷款)的成本收入比高很多,我们不可能再要求降低内部资金价格,来让利给客户。”前述东部中小行分管小微副行长强调。
受访人士一致反映的,是大行掳走了一批优质客户。
“我们把它叫作‘掐尖’。去年末开始,刚好那会很多银行备战‘开门红’,就很多客户来退件了,说‘我不贷了,我去X行贷,他家便宜多了’。”
“大行不会逼得我们没业务做,但只是把我们做起来的头部客户抢走,久而久之跟我们做分层。我们就只能做他们看不上的那些。”前述中型银行台州分行高管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现在放出9、10个点利率的客户,在大行看来是次优类,他们是不做的。以后我估计大行就做抵押类客户,而我们只能做信用和保证类的客户。”
(摘自《证券时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开展普惠金融需破除“四个误区”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