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焦点图新闻>>正文内容

稻渔综合种养之路该怎么走?

与人争粮?与粮争地?从虾稻共生到虾稻大战

  中新社 刘学懿 摄


  近风吹稻花香,虾在田中游。近年来,发源于湖北省潜江市的虾稻共作模式,正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新宠”,并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个别地区或从业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出现稻渔综合种养沟坑面积过大、种养环境不达标、稻米产量偏低、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情况,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通知》以“稳粮增收”为根本前提,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基本原则,对沟坑占比、种养环境、水稻亩产量或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明确规定,并要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有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从虾稻共生到虾稻大战,被社会热切关注的虾稻共养模式如何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对南方稻区的农资人及种植户展开调查。

  一田双收  虾稻种养发展迅猛

  近些年,虾稻共养模式火遍南方水稻种植区,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给农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一般可亩产稻谷600公斤以上、产出小龙虾100-150公斤,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是单纯种稻纯收入的3倍以上。湖北省武汉市夏江区金水河畔生态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光华认为,虾稻共作是完全可行的。如果不养虾,稻田里的野草会非常多,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所以只要运营得好,养虾不仅不减产,还能使水稻增产。同时,龙虾的粪便能为水稻提供一部分营养,进而减少肥料的投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楚鑫农资业务经理郭康喜说:“近年来,农民种植收益偏低且难有保障,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打工。为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目前湖北宜昌枝江、当阳和夷陵等地,已有40%以上的稻区采取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

  武汉金丰源农资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友林也表示:“虾稻共养大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因小龙虾的残渣剩饵和代谢产物均可为水稻提供营养,还可减少水稻病虫害,而且小龙虾对杀虫药物比较敏感,大大减少了水稻农药用量。虾稻综合种养后,能够促进水稻增产,并且对稻谷安全更具保障。”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小龙虾养殖户刘洪之前以养鱼为生,后看到养殖小龙虾比较赚钱,所以今年承包30亩稻田,开始养殖小龙虾。他告诉记者,养殖小龙虾的风险很高,但因为之前有养鱼的经验,再加上虾稻肥厂家的技术指导,所以对养殖小龙虾充满信心。

  重虾轻稻  稻田变成养虾坑

  国家一直在南方稻区推广虾稻共养模式,在政府的推动及小龙虾的高收益诱导下,这种种养模式普及速度迅速,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湖北省武汉市国盈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传海反映:“养虾能获得高效益,但因养虾对于技术、资本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当地小龙虾养殖户约一半亏本,20%能够获取暴利,30%则处于保本状态。而当前很多外来资本只看到了20%获取暴利的那部分,于是盲目跟风进入到了养虾行业,想在养虾上面搏一搏,养殖面积多在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而虾稻共养所产的小龙虾在6月上旬集中上市,销售价格很低,所以很多养殖户为了错开上市高峰期,便改变稻田结构,将稻田改为大坑养殖小龙虾。”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村民谢介子也向记者反映,因种植水稻收益太低,近年来种植水稻的农户越来越少,而小龙虾收益相当可观,所以大部分农户倾向于虾稻共养模式,部分农户甚至把水稻田变成了龙虾坑,这对稻田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湖南大队长农业有限公司高贵也表示:“当前湖南地区虾稻共养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但因养殖小龙虾比种植水稻的效益要高很多,所以养殖户逐步出现重养殖小龙虾而轻种稻的现象,甚至改变稻田结构,将稻田变成养虾坑,导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宏森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汉明告诉记者,因当地的水源地比较适合养殖小龙虾,很多外地人来到当地将小麦和水稻田挖成坑用来养殖小龙虾。而当地虾稻共养农户对于沟坑比例把握得比较随意,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很多农户偏重养殖小龙虾,导致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迅速扩张  诸多问题随之衍生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为广大养殖户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粮食安全生产受威胁。湖北省武汉金丰源农资连锁配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余会钢反映:“在10年前,湖北地区原本是种早、中、晚三季稻的,但是由于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现在农民只种一季稻,并从2018年开始采取虾稻综合种养模式。这导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现象在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也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小龙虾的暴利让很多种植户改变了土地结构,将稻田改为大坑养殖龙虾。对此,施汉明表示,大面积稻田被毁,长此以往,对于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罗传海也向记者反映,今年湖北地区将良田改为龙虾坑的面积较去年增加了30%。这种改变使得地势变得低洼,一旦挖成坑,再想恢复就很难了,对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郭康喜也告诉记者:“湖北宜昌地区稻渔综合种养的沟坑占比大约占总种养面积的30%,超出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10%。即便如此,农民仍然认为收益太低,仍有10%的耕地被闲置。所以目前水稻减产情况严重,鸦鹊岭镇的水稻大约减产30%。”

  其次,虾稻肥及虾饲料市场混乱。因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一些行业也多将目光集中在了小龙虾养殖而衍生的副业方面。当前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虾稻肥和虾饲料,市场比较混乱,而很多养殖户不了解技术,可谓病急乱投医,认为哪种肥料和饲料贵,哪种就好,但是使用过后却出现多起虾蟹死亡事件。罗传海告诉记者,今年湖北省已经发生多起因使用虾稻肥和虾饲料致虾死亡的事件,但是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厂家都是执行企业标准,所以也给假冒伪劣虾稻肥和饲料以可乘之机。针对这种现象,湖北省相关部门还专门发布通知,列举了需要慎用的虾稻肥和饲料厂家名单。

  由此可见,虾稻肥及虾饲料市场亟待规范,国家有关部门亟须出台相关政策及标准,以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亟待规范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虾稻共养是一种高效养殖模式,实现了小龙虾和水稻相互利用,共同生长,也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但是重虾轻稻现象的出现却偏离了虾稻共养的初衷,为粮食安全和农资市场秩序带来一定隐患。近几年,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大过快,尤其挖坑养虾现象越来越普遍。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从长远和持续发展的角度认真思考、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通知》要求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水稻平原地区亩产量不低于500kg、丘陵山区亩产量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

  针对虾稻共养模式如何健康发展,罗传海认为,小龙虾养殖不能盲目发展,《通知》的发布或将对当前现状有所改善,但预计短期内效果不会十分明显,所以只有出台强制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让虾稻共养模式健康发展。

  余会钢建议:“可以由供销社牵头,成立虾稻种养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规范化管理。市场上虾稻米的价格是普通稻米价格的2-3倍,若有合作社统一管理,不仅可以使虾稻种养规范化,使消费者能够买到优质绿色的虾稻米,还能规范产品的销售渠道,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坦言:“养虾肯定会影响到水稻产量,但百姓只种水稻是赚不到多少钱的,所以必须要找个出路。而虾稻共养就是个不错的模式,但是需要加强引导。农资企业能做的就是开发适合的农药及肥料,尽量把产量减少降到最低!”

  肖光华表示:“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现在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虾稻共作模式进行指导,都是农民各搞各的。希望政府出台标准政策,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并在用肥用药方面加以指导,让农民少走弯路。另外虾稻共作存在缺氧、翻塘、疾病等风险,还需要政府提供扶持和保障。有了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虾稻综合种植产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虾稻共养本是高效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各地应正视这一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三农”全局出发,科学引导、指导农民规范发展。同时,作为涉农企业,尤其农资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这一产业技术服务,让这一新模式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的一个特色产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