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8年从内地进口约360亿元生活物资

  猪牛鸡鱼肉、新鲜水果蔬菜、淡水电力天然气来自内地的资源源源不断地为香港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动能”。在中央政府、相关部委、相关省市支持下,香港去年从内地进口约360亿元生活物资,保证了香港市场基本生活物资整体供应充足稳定,未出现明显的缺供、短供、断供现象,并且价格基本平稳,未出现重大卫生质量安全事故。

  内地是香港农副产品,特别是鲜活食品的主要来源地。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2018年香港从内地进口了肉类、蔬果、鸡蛋、大米等农副产品超过130万吨,整体数量变化不大;同时,从内地输入7.36亿立方米东江水,同比增长11.0%;12,601千兆瓦小时电力,同比增长0.2%;天然气(气态)2,366,549公吨,同比下降3.2%。上述生活物资进口金额约360亿元。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内地供港澳农副产品的相关工作,一直以来内地对港澳各项农副产品均保持稳定供应,保障了港澳市民的生活所需。

  每年春节之前,以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国务院港澳办、海关总署以及广东省有关部门组成的代表团都会来港,与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工作沟通,召开内地供港代理行座谈会,听取其对保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香港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进行考察。

  今年1月28日至30日,国家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孙彤就率团访港,了解供港农副产品保供工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为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商务部已将广东、江西作为供港澳农副产品的 “蓄水池”,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两省将充分发挥应急保障作用,保障港澳市场的生活所需。

  供港基本生活物资整体供应充足稳定,离不开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问题,关心港澳地区人民的生活,也离不开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在保供工作中担负起的“桥梁”作用。

  据了解,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在保供工作中与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供港代理行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了解内地供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与代理行之间的意见沟通,及时向商务部反映供港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报送相关信息和媒体舆情,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去年8月内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并持续蔓延至大多数省份,紧连香港的广东也出现了疫情。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确保供港活猪安全供应,内地有关部门、驻港机构加强沟通,採取了有效措施。供港代理行也合理规劃和安排年度供货计劃,督促相关出口企业、养殖场提前落实货源等,并严格按照海关部门要求,做好消毒防疫和隔离防护措施,基本保证了供港活猪数量和价格稳定,并确保检疫安全。供港活猪至今未发现疫情。

  内地是香港农副产品、特别是鲜活食品的主要来源地,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近日向香港文汇报表示,鉴於内地食物在本地市场的比重,香港与内地订立行政安排,内地供港的禽畜、禽蛋、活生水产和蔬果,必须来自註册供港养殖场、种植场和加工厂,为供港食物质素提供额外保障。

  食卫局指出,内地相关部门一向重视供港食品的品质、安全以及稳定供应,并与香港建立非常紧密的沟通联系机制,商务部每年均会率团来港,与食卫局人员会面,就供港食品的供应和安全交流意见,包括在春节前率领代表团到港,保障春节期间输港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及品质安全,今年也不例外。

  食卫局又指,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一直採取世界卫生组织 “从农场到餐桌”的策略,在食物供应链不同环节进行监察及管控。食安中心规定高风险食物,即野味、肉类、家禽及蛋类,须来自获食安中心批准的来源地及附有卫生证明书等,并与各地监管机构紧密联系。

  此外,食安中心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分别从进口、批发和零售层面,抽取从各地(包括内地)进口香港的食物样本,进行化学、微生物和辐射检验,以确保在香港出售的食物符合法例要求,以及适宜供人食用。

  食卫局表示,食安中心每年抽取及检测约6.5万个食物样本,检测的整体及格率一直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去年的整体及格率便达99.8%。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