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惠于农 实现创新发展
“三社”融合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
11月15日,“三社”融合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主办,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遵义市供销合作社、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协办,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清出席会议并致辞和作经验介绍。论坛依次以主旨演讲、专家解读、案例分享和主题沙龙等形式展开。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
“三社”融合,是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推动的促进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戴相龙指出,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统一认识是促进“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发展的关键。他指出,“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有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化对“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内涵的认识,要认识到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的紧迫性;要正确认识合作经济的发展基础,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关系,正确认识合作经济与集体化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他建议,要循序渐进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要把基层供销合作社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要恢复重建农村信用合作体系,包括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回归本源、建立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互助;要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办成在政府指导下的由农民合作社自办、自管、自享的联合组织;要加强领导,集中力量,聚焦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
李春生表示,服务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助力与支撑。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层次、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板,仍然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瓶颈和障碍,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还不适应。努力促进农村金融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三社”融合发展要与农民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形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组织运作模式。要通过“三社”融合发展助推农村金融发展,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形成农村金融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对农村、农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力和支撑作用。
在经验交流环节,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政府、重庆农商银行荣昌支行、黄山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遵义市供销合作社、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探索“三位一体”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在主题沙龙环节,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农信投资管理(江苏)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结合自身改革发展实际进行了深度对话。
论坛上还举行了“村村旺”电商节启动仪式暨消费扶贫签约仪式。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报社等联合主办系统干部职工歌唱祖国接力…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