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走出去”更要“站起来”

  近日,江苏吴江一家民企收到来自商务部的通知,在此次印度商工部针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对硝基苯胺反倾销调查中,他们成为8家企业中唯一“豁免”、反倾销税为零的企业。这家民企为什么能“豁免”?这与其不惜代价,敢于对印度反倾销说“不”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一家民企,与国外政府打官司,胜诉率非常低,而且一场跨国官司成本巨大,到头来还很可能一场空。这些都是现实的顾忌,忍气吞声地认栽,这是当前出口企业遇到反倾销时最常见的态度。应诉不积极,不战自败,让进口国如此轻而易举地不战而胜,这种软弱,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的风气。

  哑巴吃黄连,结果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相反,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说“不”,在反倾销调查中可能会被“豁免”,实现反倾销税为零的目标。这样的对比应让更多的企业醒悟——企业要“走出去”,更要敢于“站起来”。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企业“走出去”之后如何才能“站起来”?第一靠勇气。要学学吴江这家民企,在权益受损时及时“站出来”,拿出魄力,敢于通过正当法律途径为自身利益而战。第二靠实力。要摒弃简单竞价销售的路子,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让能力、实力成为赢得市场真正的底气。第三靠规则。企业“走出去”不容易,之前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和风险防范,比如,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法规和文化,要分析当地同类产品的市场构成,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防止陷入反倾销的泥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