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与某部委领导到江南某地走基层,参加当地组织的土壤改良观摩会。出来迎接这位领导的是当地农技推广站的官员,男男女女、欢声笑语、好生热闹。欢迎晚宴上,领导滴酒未沾,前来迎接的官员倒是喝得面红耳赤、东倒西歪,临送领导回房休息前还不忘要为其安排洗脚、按摩、KTV,被婉言谢绝。
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参会人员被统一安排在一辆大巴车上,领导却被安排在一辆小轿车上,体恤领导,情理之中。可是到了现场,烈日当头,晒得所有人脑门儿上冒汗,领导走在前面,随同的官员却不肯下车。男的找草帽,戴墨镜,女的则争着抢着往各自的脸上、胳膊上擦防晒霜,还不忘相互交流什么牌子的最好,怎么涂抹更有效,最后怕防晒霜不管用,索性每人临下车前还带了个套袖,全副武装,将自己打扮得严严实实,仿佛是拆弹专家要去执行什么生死任务。最后无论男女,每个人还打了把伞,此时的官员们放弃了照顾领导的重任,缓缓地在队伍后面尾随。
最有意思的是有两位女同志,墨镜、草帽、套袖不说,挎着名牌小包包,胳膊套胳膊,手挽手,高跟鞋踩在地里一边拐着一边扭,摇曳着草帽上的蕾丝边,摆动着鲜艳的长裙,娇滴滴地迈着小碎步向前挪,像极了刚出宫的娘娘,一派宫廷贵族之相。
从停车场到示范田大约有500米的距离,部委领导带着参会代表走在前面,一面了解当地的土壤情况,时不时还还跑到田里捏捏土,看看作物的长势。由于这位领导是位女性,长裤、平底鞋,简单利索,也没打伞,与后面尾随的官员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就问,领导啊,你咋不打个伞呀?这位领导说,我们学农的,自打上学时,老师就吩咐不准穿裙子、不准打阳伞、不准穿跟儿鞋,谁要是娇气了就要挨板子。说完,大家一起笑了。
快到示范田之前,队伍后面尾随的官员迅速赶了上来,在唯一一片树荫下大声吆喝着示范田的老农为大家做介绍,命令在此实习的大学生们为代表发放书面材料,三下五除二就要往回撤。这位领导和参会代表们没有理会,而是继续和老农、大学生们攀谈。正在此时,远处传来车笛声,一辆大别克从远处驶来。农田的地是多窄啊,况且两边都是庄稼,这辆别克硬是带着泥泞来到树荫下,溅起的泥巴喷了车一身。开门,下车。走下一位领导派头的中年男子,挺着肚子、背着手与这些“娘娘”们寒暄,而后匆忙地在人群中找领导,最后还是众人的帮助下,方与这位领导见面握手。
之后的事情就不赘述。文中的这些官员们全部来自当地的一线农技推广部门。要知道,这是直接服务三农、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兄弟传道、授业、解惑的队伍,国家寄希望于农技部门,正是为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像这样的官员作风、娘娘做派,真不知当地的农技推广工作怎么进行,若是全国的农技人员都怕晒、怕热、怕流汗,我国的农业技术该怎么提高?谁来帮助亿万农民服务指导?
缺少农技人员的呼声一浪接着一浪,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承担起这项繁重的工作。而显然,笔者所看到的示范田初衷被官员们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一项经费来源,一次邀功的好机会,脱离了农民,脱离了群众,农技推广人员不在田间一线,而是将“洗洗澡”变成“泡温泉”,建设美丽乡村变成了涂脂抹粉,这样的事情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