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食品安全肥料当先

子思

    说到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一旦曝光某一食品含有有害物质,社会先是惊骇,然后又是那样无奈地接受。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如何保证食品安全,首先要从粮食的粮食下手,重视肥料安全。

    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肥料行业内也召开会议,探讨肥料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后续没有什么措施。如今看,化肥作为工业产品,只要使用的原材料质量有所保障,产品还是安全可靠的。如果那些不良商贩为了赢取利润,使用其他工业废酸、废渣制作肥料的话,安全怕是谈不上了。然后作为化肥产品的补充,有机肥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有机肥料原料来源决定它是否存在隐患,有的用食品工业肥料,有的用畜禽粪便,有的用农业秸秆,有的用工业产品的有机废料,原料来源是否安全,原料里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应加强论证。

    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有可能未来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等等。对于肥料市场,很多人关注的是养分含量是否合格,监管上更多的关注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但是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缺乏监管。一般都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开始追查原因,在没有出现状况之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品中,存在的隐患又怎么消除呢?

    食品安全在生产环节、储运环节、销售环节等监管起来都比较容易,唯独在生产环节,分散种植,肥料使用不尽一致,对食品的原始生产埋下隐患。

    食品安全应该从农业生产、到食品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哪个环节稍有疏忽,后果很严重。然后在食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追溯体系追查,寻找源头,但是如何追溯到农业生产、追溯到肥料是个难题。

    食品安全首先要做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就要求粮食的粮食安全。虽然现在国家也在加强肥料分级标准的制定,但是单单通过标准能否把肥料安全隐患消除,有待观察。

    对于粮食的粮食安全,建议设立相应的检测标准,或者安全认证,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肥料进行检测,从而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否则粮食生产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食品安全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