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化肥就必须密切关注行业变化,掌握的行业资讯越多越准确,才能理清脉络做出准确预判。大到国际市场供应商基本动向、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出口政策、国内大厂家生产开工情况、煤炭天然气等价格变化,小到当地农户种植变化、农产品价格变化等等,都需要了解。
见到徐志勇的时候,他的脚还正扭伤着,他还解释说可能是长期搬运化肥的结果。看着他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再看看他门店里堆满高高的足有200吨的化肥,辛苦不言而喻。
梅花香自苦寒来
“干化肥这一行的,挣的都是辛苦钱!”徐志勇感慨道。他向记者介绍,自己从2002年开始经营化肥,但前5年基本都是只出汗水不挣钱。因为化肥价格波动不大,农户对价格上涨又相当地敏感。当记者问到既然这几年那么辛苦没挣到钱为什么还要坚持时,这个看起来略显矮小朴实的男人展示了他坚毅和睿智的一面,“其实做哪一行都会经历一个开始时的艰难过程,关键是要有坚持的勇气,在坚持中摸清了行业的门道,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注行业行情判断准
“要说经营化肥只是赚个力气钱,也不尽然。准确地判断行情也很重要”,徐志勇指着他店里的化肥说,“这200多吨都是我去年8、9月份的时候一口气进的,那时候的化肥才正要涨价,现在春耕卖,是不是有点赚头?”他说,“其实每一行都有其智慧所在。像卖化肥,就必须密切关注行业变化,掌握的行业资讯越多越准确,才能理清脉络做出准确预判。大到国际市场供应商基本动向、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出口政策、国内大厂家生产开工情况、煤炭天然气等价格变化,小到当地农户种植变化、农产品价格变化等等,都需要了解。”
他还透露了自己去年8、9月份为什么会判断化肥价格会涨。首先是去年全年国内流通的钱很多;其次是那时候化肥原料和农产品开始不断涨价,当时就怀疑有游资在炒;还有就是10月份开始要执行淡季关税。就凭这几点他判断肥价未来肯定要涨,当时就果断进了货。聊天中徐志勇还主动跟记者谈到了节前中国与BPC签订的钾肥大合同,其对市场的了解对行情的把握,让记者也深感叹服。
厂商齐心做好农化服务
当记者问到平时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化肥店时,徐志勇透露出了他对农化服务的热心和重视。“像我们在下面做经销的,除了要有好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为农户服务好!只有农户得到实惠了,他们才会觉得你人好,才会成为你的长期客户,所以农化服务很重要!”徐志勇介绍了自己以前加盟过一家农资连锁店的失败经历。“除了第一次要了加盟费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他说,那样的公司以后是肯定不会再合作的。现在他加盟的广西红日农业连锁有限公司比较好。我们这里农户碰到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下来了,基本都会亲自到农户田里现场指导解决。平时只要组织20个以上的种植户,公司就派技术员下来开讲座,还免费赠送公司专门介绍如何施肥、如何预防治理各种作物病虫害的书籍。真正地让农户得到了好处,自己的化肥店也越开越红火了,一年能销上千吨的化肥。
“我们在下游做经销的,由于自身实力限制,除了能送点化肥外,真的帮不上农户什么,其实我们更希望能多得到上游大公司的产品、资金、技术、服务方面的支持!只有厂商合作、为农户服务好了,我们才能销更多的化肥,才能真正的实现厂商农三方的共赢!这是我们下游普通经销商的心声。”徐志勇满怀期待的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