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是笔者认为也同样适用于农信社的信贷工作,同时也为农信社做好信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脚力——抬起脚板走基层
要靠“铁脚板功夫”实现由“等客上门”到“服务上门”的转变。农信社要坚守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发挥点多面广人熟的优势,围绕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迈开步子,走出院子,进村入户、进社区、进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让脚下沾满泥土,切实了解和满足人民群众、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
要靠“铁脚板功夫”做实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工作。通过贷前实地调查,真实了解借款人的家庭情况、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信誉情况等;通过贷后实地检查,核实资金用途,了解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将信贷资金损失降到最低。
眼力——见微知著识真伪
眼力就是观察力和辨别力。做好信贷工作,要求信贷业务人员增强对国情社情的观察能力,对各类材料判断、辨别的能力,辨优劣、分真假,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淘汰高风险客户,找到优质客户。
如今,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和企业被逐步淘汰,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发展格局,需要我们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增强眼力,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资金投放,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领域,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优势项目。
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公职证明、收入证明及营业执照等,是我们认识客户、了解客户、发现风险的基础性材料。信贷业务人员要炼就“火眼金睛”,识别这些材料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对需要进一步核实的材料,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原件核对。
脑力——深入思考防风险
脑力就是思考力和思维力。信贷人员只有增强脑力,通过能动的思考、有目的的思考,才能合规审慎开展信贷业务,避免失之浮浅、失于片面,有效防控风险。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为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往往通过虚构合同、粉饰报表等达到信用社要求的贷款条件。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材料,需要信贷业务人员通过对交易合同、各类报表、企业经营情况及管理人道德品质进行总体合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找出报表中的异常现象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整体研判信贷业务风险。
笔力——笔下自有千钧担
笔力,彰显了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表达、视角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信贷人员的基本功。提升笔力,既能让各类文字工作变得游刃有余,更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进行贷款调查和审查的意义在于判断能否收回贷款及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最终形成报告,供有权审批人决策。撰写报告时,既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提出贷款项目的风险所在,又要对该风险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管理风险机制等进行深入透彻分析,而不是简单罗列风险和企业提供的数字。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多写多练,不断磨练文字功夫,提高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技巧,写出优秀的调查、审查报告。
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农信社大力投放信贷资金,创新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在支农支小支微、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宣传工作上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品牌优势还不够明显,好的信贷产品还不被客户所知。要依靠强大的笔力,把农信社的经营理念、经营业绩及各类信贷产品宣传出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和占有信贷市场。